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商助力:我市滯銷農産品觸網逆襲

  • 發佈時間:2015-11-18 01:33:02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人士建議整合資源讓本土農産品電商走出“集合軍”發展新局面。11月14日早上,蘭州市城關區電子商務協會在甘肅輕工院六樓會議室召開了以“大眾一心送溫暖,千城萬店獻愛心”為主題的石門大棗愛心義賣活動啟動會。據城關區電子商務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不到一個小時,就現場簽約認購大棗240800斤,活動計劃通過電商的方式發起10000家淘寶店主將300萬斤大棗銷售掉,真正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此次石門大棗行銷活動是一次電商義賣活動,一個小時24.08萬斤的銷量令人咋舌,由此不難看出,在通過電商運作,整合從商品到銷售,從平臺到物流等銷售中的各個環節後,原本面臨“賣難”問題的農産品銷售成績成功“逆襲”。

  當前全市乃至全省農村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據日前阿里巴巴發佈的農産品電子商務白皮書顯示,2014年甘肅省農産品銷售網店數量增長率為216.7%,位居全國第一,比第二名江蘇省還高出120個百分點。可以肯定,農村電子商務在全市乃至全省已經初具雛形。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雖然農村電商體系已經開始建立,但不少農産品銷售仍是“單打獨鬥”,不少本土農産品經營者只是單純借助電商平臺的優勢完成了“擺貨上架”的工作,業內人士認為,在解決本土農産品“賣難”問題中,電商還遠遠沒有完全發揮作用,此次“石門大棗”銷售活動為本土農産品如何整合電商平臺優勢提供了一個範本。

  A

  事件:萬家淘寶店助力石門大棗打開銷路

  “近日,我們在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貧困考察時發現,當地農民的最大困難不是缺少物資,而是農産品滯銷問題。小口村及附近村莊有300多萬斤大棗滯銷,農民等著銷售的棗款給孩子們上學用,可是沒人收購,有收購的棗販子給的價格又特別低,往年6元一斤的大棗今年都壓到了1至2元錢,導致農民虧損巨大。”城關區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張國斌告訴記者,為了解決農民賣難問題,他們計劃通過電商的方式發起10000家淘寶店主將300萬斤大棗銷售掉,這不僅能讓滯銷的棗子賣出去,真正解決農民實際問題;也通過電商以及020的模式,讓消費者能吃到400年棗樹摘下的作為貢品的優質石門大棗。11月14日“大眾一心送溫暖,千城萬店獻愛心”為主題的石門大棗愛心義賣活動啟動會如期舉行。張國斌告訴記者,活動不到一個小時,就現場簽約認購大棗240800斤,活動計劃通過電商的方式發起10000家淘寶店主將300萬斤大棗銷售掉,真正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

  此次石門大棗行銷活動是一次電商義賣活動,一個小時24.08萬斤的銷量令人咋舌,由此不難看出,在通過電商運作、整合從商品到銷售,從平臺到物流等銷售中的各個環節後,原本面臨“賣難”問題的農産品銷售成績成功“逆襲”。

  B

  現狀:發展農村電商已初見成效

  一直以來,資訊不對稱、銷售模式單一等情況讓農産品出現了“賣難”問題。“以前我們的銷售工作很被動,價格很大程度上被來地頭收購農産品的批發商控制著。”永登縣甘肅江峰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苗西江以流轉、租用等方式種植著300多畝苦水玫瑰,他告訴記者,在網路銷售沒有成為玫瑰銷售手段以前,由於缺乏更優質的銷售渠道,批發商的收購價決定著種植戶一年的收入,經常出現市場零售價高、種植戶收入低甚至賠錢的“倒挂”情況。“後來我通過網路來行銷玫瑰,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與訂戶在網上洽談,線下交易的交易模式。”苗西江告訴記者,通過電商平臺交易玫瑰的方式很有效,現在他把縣裏農戶種植的玫瑰基本都能統一收購然後通過網路平臺進行交易。這也為農戶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效益,據了解,目前玫瑰種植戶每畝收入能多出700至1000元左右,網路行銷農産品已初見成效。

  據了解,從2014年11月24日,馬雲來蘭,與甘肅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助陣淘寶網特色中國甘肅館開館到2015年7月26日蘭州市第一家農村電商落戶皋蘭;再從2015年8月6日甘肅省商務廳與蘇寧雲商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2015年9月全省首家O2O無人體驗店在蘭州開業,短短一年時間,全市乃至全省農村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據日前阿里巴巴發佈的農産品電子商務白皮書顯示,2014年甘肅省農産品銷售網店數量增長率為216.7%,位居全國第一,比第二名江蘇省還高出120個百分點。

  C

  建議:本土農産品變為“堅甲利兵”

  此次大棗銷售的義賣活動可謂神速,與組織者將平臺、商品、物流、銷售串連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有關係。因此業內人士建議,目前全省的農村電商正在飛速發展,可以通過一個部門或者是仲介機構牽頭,把農産品在通過網路進行銷售時將相關的商品、平臺、物流、銷售等環節進行整合,讓農産品在網路銷售時不再“單打獨鬥”,讓本土農産品的電商發展之路走出一個“集合軍”的新局面。

  “要想農村電商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把農産品通過網路提高銷售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張國斌認為,這一過程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國斌建議可以開展“一店帶多店”,“一店帶一村”電子商務扶貧方式,賦予農戶或創業者通過電子商務自立根生的能力,從而推動大眾創業,人人創業。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