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雙11"後不少人承認衝動消費 細算發現沒便宜

  • 發佈時間:2015-11-17 16:35:00  來源:北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雙11”網購盛宴結束後,一些消費者在算賬時注意到,雖然“雙11”期間不少産品的確比平時便宜不少,但商家宣傳折扣能低到所謂的五折也並不是像大家心裏預期那樣“比平時便宜一半”。

  “‘雙11’五折是挺吸引人的,但其實我買的這些東西平常的折扣也不低啊!”正在清點“雙11”戰利品的市民劉女士對記者説。她告訴記者,今年在她“雙11”的購物車裏,除了一款平時售價300元的兒童玩具火車售價降到149元,真正達到了便宜一半,其餘十幾件産品的實際降價幅度都不算太大。比如,一款標價為19.9元的巧克力,“雙11”期間的特價為9.9元,看似達到了近五折的優惠,但這款商品平時的價格也大多維持在10.8元,如此算來實際降價幅度也只有5%左右。對此,不少消費者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雖然已經有了多年“雙11”的實戰經驗,但對五折優惠還是沒有免疫力,導致衝動消費。

  除了五折誘惑以外,一些商戶還和消費者玩起了文字遊戲。比如,很多商戶打出了“買199元減100元”之類的滿減促銷,單從促銷模式和數額來看,似乎比“五折”的力度還大,但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以網上一款原價299元的襯衫為例,參加“買199元減100元”的活動後,實際價格為199元,僅相當於原價的6.6折。此外,一些電商平臺在“雙11”促銷前發送給買家的50元、100元面額的優惠券,也有“滿100元可用”、“滿200元可用”之類的限制,其本質和滿減促銷也大同小異,實際上的優惠力度也遠沒有看上去那麼高。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網路促銷的常態化,網上産品的日常優惠力度就已經很可觀,價格也已經十分透明,因此即使在“雙11”這樣一年一度的大型促銷中,實際的降價幅度也不會過於誇張,真的比平時“便宜一半”的産品往往數量有限。建議消費者在參與促銷之前做好準備工作,別被“五折”之類的表面噱頭蒙蔽雙眼,以致衝動消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