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感測器産業國産化亟待提速

  • 發佈時間:2015-11-17 10: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佳霖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感測器産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缺乏技術開發和産業化發展專業人才、行業文化與産業化不相適應、市場適應性與擬合度不高而綜合成本過高、與國際化市場對接能力不夠、企業體制和機制嚴重制約等諸多問題。從行業整體來看,集中表現為一個‘散’字。”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日前在常州舉辦的第三屆國際感測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指出。

  感測器産業涉及國民經濟及國防科研的各個領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産業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5個較為集中的感測器産業集聚發展區域,僅在常州高新區就集聚了40余家感測器及其相關製造企業。

  工業及汽車電子産品、通信電子産品、消費電子産品和專用設備是我國感測器應用集中的4大領域。“近幾年國內感測器市場持續增長,去年全國感測器銷售額已突破1380億元。隨著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以及可穿戴技術的迅速發展,微型化、整合化、智慧化、低功耗成為感測器的未來發展趨勢,我國感測器産業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經濟日報》記者在論壇上看到,感測器在生活中的應用已經無處不在。比如,在馬桶上可以植入感測器,以實現從糖尿病患者排泄物中檢測出血糖水準。據悉,目前全球感測器種類約有2萬餘種,我國已擁有科研、技術和産品約1萬多種,大多為常規類型和品種,但在微生物、化學分析等特種高科技領域仍有大量的品種短缺和空白。此外,我國感測器行業整體缺乏創新的基礎和動力,特別是在敏感元件核心技術及生産工藝方面差距較大,目前感測器進口約佔60%,感測器晶片進口占比近80%,物聯網使用的MEMS(微機械加工)感測器全部依賴進口。研發成果産業化率低於10%,國産化缺口巨大。可以説,感測器技術已成為制約我國高新資訊技術的瓶頸。

  為此,專家呼籲,應成立國家支援主導下的感測器産業聯盟,開展國內外行業、企業技術、人才、市場等資訊資源的銜接和協調;設立國家專項資金或專項基金,作為産業化扶持和引導資金;制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性政策,規範市場行為。

  專家表示,目前,不僅應在大專院校建立感測器專業,開設相關工藝基礎課程,重點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還應加強市場環境建設,提高企業創新的關注度和社會認可度。同時,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應在發展感測器産業的進程中,推進高性能敏感陶瓷元件技術、敏感電子元件工藝共性技術、網路化技術和網路化感測器技術等重點技術的突破。(經濟日報記者 李佳霖)

感測器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森霸股份 48.16 10.01%
2 必創科技 62.79 10.00%
3 蘇奧傳感 34.10 10.00%
4 隆盛科技 32.98 8.03%
5 晶方科技 30.86 5.7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宏發股份 40.31 -4.64%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盾安環境 7.21 -2.44%
4 威 爾 泰 16.56 -2.01%
5 中航電測 11.88 -0.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