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專家聚焦國際(常州)感測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
- 發佈時間:2015-10-22 23: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唐娟通訊員謝佳妮)10月22日,被譽為中國傳感技術領域最權威高峰論壇——第三屆國際(常州)感測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江蘇常州高新區拉開帷幕。來自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感測器技術及應用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國家、省、市相關領導見證“中國國際傳感谷”在常州高新區正式“開谷”亮相。
據了解,第三屆國際(常州)感測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由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軟體與積體電路促進中心牽頭。工業和資訊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國務院參事徐錠明等多位兩院院士出席高峰論壇,並作演講。德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傳感技術專業協會、專家及企業代表現場發佈感測器産業發展現狀、技術趨勢、應用前景等最新研究成果,對宏偉的“萬億級”感測器進行市場解讀。
感測器讓物物互聯互通,擁有智慧。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感測器技術發展與應用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資訊化程度的重要標誌。
感測器市場到底有多大?工業和資訊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介紹,2013年,全球從事敏感元器件與感測器研製的生産廠家、公司約有6500多家,年銷售額約為120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15%,其中軍工應用約佔62%。
但是在國內,感測器産業也存在水準偏低、研發實力較弱、規模偏小、産業集中度低等問題。雖然2015年我國感測器銷售額將突破1300億元,但現階段我國感測器應用絕大部分要依賴國外廠商,尤其是高端需求嚴重依賴進口,感測器進口占比達80%左右,感測器晶片進口占比達90%左右,國産化缺口巨大。傳感技術及産品已成為制約智慧製造等産業發展的瓶頸,迫切需要提升感測器産業技術層次和規模化發展。
常州高新區光伏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新強表示:“2014年常州高新區感測器業産值125億元,約佔全國感測器市場的10%,出口2.2億美元,目前擁有40余家感測器及其相關製造企業,外資企業總數佔到1/4,在常州國家高新區擁有的8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與感測器相關的達21家。”
“從國家層面,我們需要一個感測器産業的聚集地。”國務院參事徐錠明表示。
常州打造中國傳感谷得到了國家工信部的大力支援。根據中國國際傳感谷建設規劃,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國國際傳感谷(常州)”的空間佈局和功能定位,産業規模達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