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村大道通百業氣象新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31:1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久鋒

  “地無三里平”的貴州因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歷史欠賬太多、交通滯後帶來農村窮、農民苦、農業發展緩慢成為不爭的事實,對實現貴州“小康夢”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貴州省委常委、副省長慕德貴説,貴州的落後瓶頸在“路”,貴州要實現“同步小康”,核心是發展,重點在農村,關鍵在交通,難點在農村公路建設。

  路,是希望——

  農村道路建設不僅解決老百姓的出行問題,更給大山深處的人們帶來前所未見的科技、知識,以及增收致富、圓夢小康的希望

  農村交通問題不解決,全面小康就失去了支撐和基礎。

  走進盤縣鄉村,沿著一條條農村公路,如同行駛在畫中:坡上牧場牛羊成群、美麗壯闊;妥樂古銀杏樹流光溢彩;噠啦村的黃墻紅瓦倣若珍珠般被環湖公路串成項鍊,挂在群山之間……

  “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如今,農村公路如毛細血管般蔓延到了貴州的每一個村鎮,還延伸進寨子和村組。

  翻開貴州省農村公路建設的歷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初顯雛形到量質同步發展、提等升級建設“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三個發展階段,總里程從1953年的7公里增加到1978年的1.85萬公里、2000年的3.5萬公里、2014年的16.52萬公里,實現了由“鄉鄉通公路、縣縣通油路”到“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重大突破,正在向“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運、組組通公路、村寨路面硬化”的目標邁進。

  慕德貴説,實施“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是貴州加快同步小康進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向下延伸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回應百姓關切、解決群眾期盼已久的農村交通問題的重要機遇,對切實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提高扶貧開發成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貴州的交通“天亮了”,貧困地區産業發展的春天就到了。

  一條條小康路竣工後,公路兩側變成了經濟帶、産業帶和物流帶。在農業園區、小城鎮、現代物流園,康莊大道縱橫交錯,農民或騎摩托車,或開轎車、貨車,行駛在平坦的道路上。

  帶來便利的同時,農村公路也帶來了巨大的效益,農業産業化的帶動和輻射能力明顯增強,連片的大棚蔬菜、連綿的莽莽茶海、豐碩的提子葡萄園、豐饒的藍莓基地……農村公路的建成,為農産品開闢了更為寬闊的空間。

  沿著一條條農村公路,大批中外遊客正穿越西江千戶苗寨,翻過金海雪山,遙望烏江畫廊,暢遊百里杜鵑花海,感受多彩貴州的美麗鄉村。盤縣公路路網的健全為當地旅遊帶來大發展,坡上草原、石橋鎮妥樂村、佛教聖地丹霞山等旅遊景區,一改以往“長在深山人未識”的尷尬,變成了全國知名的旅遊品牌。

  景區的交通條件在改善,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遍佈景區沿線。“我家這個小飯店雖然小,但是平均每個月能夠有萬把塊錢的盈利。”坡上草原公路邊小飯店老闆娘朱慧,一邊接待客人,一邊介紹著。

  路,是責任——

  貴州不僅要將小康路的建設延伸到千家萬戶,更以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己任,不斷引導農村文明發展、發展文明的全面小康之路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墮嵯峨”,儘管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的現狀,但貴州交通部門壯志淩雲繪經緯,把小康路建設得如火如荼,全省正掀起了一場築小康路,圓小康夢的熱潮。

  農村公路是路網肌體的毛細血管,直接關係貴州兩千多萬農民的“幸福指數”。近年來,貴州省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農村公路為重點,將建設和養護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來抓好抓實。省委、省政府連續多年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十件實事”,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努力提供更好的交通運輸保障,助推農村早日實現“小康夢”。

  10月18日,貴州省扶貧大會上,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説,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仍然是制約貴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瓶頸。目前推進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中,要從六項行動中選擇三項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路、水、電,要是選擇兩項的話,那就是路、水,要是只有一項選擇的話,那必然是路。因此,交通成為山區老百姓最為迫切的需求。

  以大地為紙,勾畫出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交通藍圖。2013年4月,貴州省交通部門部署“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11月,全省召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啟動視頻會議,標誌著貴州農村公路已然進入重點建設、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貴州省交通廳廳長王秉清介紹,到2020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建設總投資將達1068.62億元。從2013年至2015年,是攻堅突破階段,大幅度提升村內道路硬化覆蓋率,實現建制村通暢率達75%、建制村通客運率達75%以上,投資達433.42億元;2015年至2017年是全面推進階段,將全面實現“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運”,投資達310.2億元;2017年至2020年為鞏固提升階段,全面實現“組組通公路”、加快村內道路硬化的目標,原“撤並建”行政村100%通暢的目標,投資達325億元。

  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中,貴州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各地結合實情,在小康路的建設中總結了許多先進經驗。安順市出臺了通村瀝青(水泥)路建安營業稅先徵後返、無償劃撥料場用地政策;從江縣按6000元/公里,將通村瀝青(水泥)路測設和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為推進交通扶貧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建設環境。

  為保障工程品質,貴州小康路行動計劃提出了“全面推進發展規劃、建設計劃、補助政策、招標過程、施工過程管理、品質監督、竣工驗收、資金使用‘八公開’”的監管體系,推行工程全過程管理,使每條農村公路都能成為民生路、德政路、致富路。

  一條大道、兩路風景、三季有花、四季潔美。小康路建設根據轄區內生態、氣候、水文等特點,遵循“因地制宜、以樹為主、宜花則花、宜草則草、樹花套種”的原則,結合各地民族文化特色、實現公路與自然景觀和諧統一。

  美麗鄉村小康路,是一條條躍動的血脈,密布在山野和村落間,承載了貴州人民踏上幸福之路和康莊大道的新希望

  路,是未來——

  農村公路連接著千家萬戶,農村公路正成為貴州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開路先鋒”,切切實實地圓了千千萬萬父老鄉親期盼發展的夢

  纏繞在靈秀的山水之間,穿越在阡陌的沃野之上,在這片讓人魂牽夢縈的廣闊天地,美麗鄉村小康路牽引著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助推了貴州經濟發展前行的堅實步伐。

  “遠看青山美如畫,近賞庭院處處景。”在一條條農村公路上,一幅幅“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美麗和諧”的貴州農村新畫卷展現在眼前。

  過去公路不通,路面不好,群眾生産主要靠肩挑背馱,生産效率極其低下,物資、商品流通非常困難,農民購買生産生活物資,大多徒步行走,來回一整天。子女上學往往成群結隊爬山涉水,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許多群眾即使購買了摩托車、農用車,在破爛、坑洼的路上也苦不堪言,可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今,貴州的農村公路正成為鄉村一道美麗的風景。

  日前,記者在湄潭縣農村看到,一條條嶄新的鄉間公路通向偏遠山村,寬闊整潔的道路縱橫交錯。興隆鎮龍豐村的村民張文祥指著進村的油路高興地説:“以前,這條路還是田埂路,路面雜草叢生,連路肩都看不見,車子十分難走。現在水泥路修到家門口了,我們出行和運送茶葉、化肥産品方便多了。”

  貴州省計劃到2017年實現“4個100%”,即建制村通暢率100%、建制村通客運比例100%、農村公路列養率100%、重點路段安全隱患治理100%;全省縣鄉道等級公路里程達5.6萬公里,通村公路等級以上里程達4.8萬公里,農村公路等級公路率達65%以上。完成上述目標需投資400億元,建設農村公路5萬公里。

  “我們村山清水秀,環境整潔,出行道路寬敞平坦……生活在這樣的鄉村真是幸福啊!”這是正安縣瑞溪鎮燕子村任昌銀發自肺腑的感嘆。該縣從打造精品示範路入手,加快全縣農村公路建設步伐,農村公路發展正呈現出一片路通百業旺、道寬氣象新的喜人形勢。

  德江縣美麗的鄉村公路繞青山綠水蜿蜒而行,鋪設到每座村寨裏面,鋪設到每戶農家院門口,成為群眾出行致富的小康新通道。沿著越來越多的小康路,村民們帶上自家生産的農産品,開著新買的農用車,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奔向外面的市場。

  昔日“年年五穀豐,就是路不通,有貨賣不出,致富一場空”。而今村民“出行有車輛,住房比寬敞,穿衣比檔次,吃飯講營養”。這是貴州農村因路而興的真實寫照。

  銀蛇霓舞,重巒疊嶂曼輕回;羽鳳涅槃,千村萬落大道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