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流水、大氣無邊界 管好“一畝三分地”

  • 發佈時間:2015-11-16 21:29: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董建國 李思遠)環保部日前通報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2014年度考核結果,點名通報流域考核不及格省份中水質得分最低、不及格控制單元覆蓋全行政區的北京市朝陽區、天津市靜海縣、河北省廊坊市、河南省新鄉市、湖北省宜昌市,暫停其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環評審批。

  行政區劃有邊界,流水、大氣無邊界。記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反映水質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治理問題,比如上游的入境水質不好,下游只能依樣“畫葫蘆”。

  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確實一定程度上存在區域治理難題,但一些地方抱著污染“搭便車”的心態,將污染責任簡單歸咎於上游污染等客觀因素,回避了本身在治理污染力度不夠、態度不端、方法不當等主觀因素,難脫推諉逃避之嫌。水污染治理必須先管好自己的“責任田”。只有守護好“一畝三分地”,流域共治才可能出現。

  正如採訪中一座涉事城市的一名主要領導反思的那樣,水污染除去考核標準、區域治理等體制難題,更有不容回避的主觀原因。諸如一些地方幹部囿于狹隘的地方利益,環保思想懈怠,難以辯證地理順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關係,僵硬地認為治污就必須犧牲GDP,從而使環保工作做不實,存在形式主義;一些地方迫於經濟下行壓力,對一些納稅大戶同時也是污染大戶的企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俗語雲,雪崩的時候,沒有一朵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當每一地都懷揣著自己的一己之利,將流域污染全推脫給上游而無視自己造成的污染增量,那整個流域的污染勢必會越積越重。長久來看,每一個“污染責任不在我”的地方,必將承受“災難落于我”的後果。

  同飲一江水,共護一江源。治理水污染,首先在於厘清各方責任,水的流動性決定了治水絕非一家之事。所以,應儘快打破條塊分割,建立跨區域的水污染保護治理體系,科學合理地劃清污染責任。

  更重要的是,各地應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污染治理過程中,拋棄“事不關己”的錯誤心態,牢記自己的下游就是別人上游,從流域的全局出發,儘自己之力,共治流域。

  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當此時機,各地水污染治理更應不回避、不逃避,算總賬,算長遠賬,主動擔當,加大氣力,向污染宣戰。唯此,涓涓凈水方可再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