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O2O模式受青睞 民信致力於特色互金之路
- 發佈時間:2015-11-16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融民信發力O2O,除了旗下網際網路金融P2P平臺——民信貸,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O2O的模式之外,更是構建網際網路金融O2O模式的第二大業務——民信金融超市(以下簡稱民信金超)。
“採用O2O的運營模式,可以使線上和線下業務相結合,實現線上與線下業務的資源共用和優勢互補。”民信總裁冷厲分析指出,具體到風控體系,其公司比較完善,使得通常的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後檢查等三個環節形成完整的閉環。
“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檢查”閉環的風控體系
據介紹,民信主要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O2O的模式,依託中融民信線下的140多家分支機構,以及數千人的專業團隊,將線下財富機構與線上平臺打通。同時,民信金超也形成覆蓋P2P理財平臺民信貸+線上金融超市+140多家分支機構的O2O金融服務模式。
“P2P平臺的核心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收益。P2P雖然形式多樣,但其金融的本質不會改變,這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採用O2O的運營模式,可以使線上和線下業務相結合,實現線上與線下業務的資源共用和優勢互補,特別從風控的角度,線下360度的實地盡職調查,可以對借款人及企業有著更詳盡可靠的了解,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冷厲表示。
相關部門的調研報告此前也指出,O2O模式是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模式,這種模式下,P2P平臺線上完成籌資,通過網際網路獲客優勢引入投資人流量;線下完成借款人的開發以及信用的審核。很多P2P網貸公司也通過線上下設立門店,或者與小貸公司合作的形式來成立行銷團隊。
其實,不管怎樣的模式,風控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難以規避的話題。
“P2P行業最大的風險是信用風險,由於網貸徵信體系的‘先天不足’,導致個人信用認證體系不完善且不透明,包括個人信用記錄、社保號、個人納稅、銀行賬號等,查詢和驗證比較困難,從而間接增大了徵信成本。而P2P網貸機構為降低徵信成本,在徵信環節草草了事,加上P2P網貸監管的‘後天缺位’,又使得P2P網貸為擴大經營規模,很容易形成違規衝動。“冷厲表示。
冷厲同時談到,網際網路金融的火熱造就了無數的公司應風而起,短時間內就有眾多公司搭灶架鍋而成立,但整體行業的發展時間尚短,缺乏相關部門的監管,法律政策等也相對匱乏,造成行業內提現困難、倒閉、跑路事件層出不窮。安全,成為了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而民信從成立之初,就將“安全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的立足之本,在這方面民信公司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確保安全,管控風險。
對於風控,冷厲進一步透露,民信公司本身有著完善的風控體系,使得通常的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後檢查等三個環節形成完整的閉環。特別是與國內領先的徵信平臺和大數據公司合作,確保信貸審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同時民信還擁有一支具有深厚金融背景的風控團隊,大多為長期從事銀行等金融行業的專業資深人士,他們把金融行業先進的風控理念引入到了民信的血液當中。
致力於綜合性金融集團
面對當前經濟現狀和各種理財産品收益下滑,一時之間“資産配置荒”引起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人士的擔憂。
“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網貸平臺正在慢慢減速和收縮,主要是對資産端的風控更加嚴格,資産供應有所減少。不僅是P2P,目前整個資産管理行業都面臨著優質資産缺乏的問題,很多保理、信託等各種公司都面臨這種問題。投資人對平臺的認可會有累積效應,不管是人數還是金額,後期增速會越來越快;但資産端不一定能夠有同樣的增幅,因為資産受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行業、地區經濟週期等,瓶頸很多時候可能是在這裡。”冷厲表示。
他還進一步介紹到,民信會先採取多種模式,選擇與優質資産提供方合作,例如民信最近推出的政信類産品“政融寶”以及助推三農發展的“糧滿倉“産品,同時通過“資産合作方+平臺”兩道風險把控,將平台資産風險降至最低。隨著平臺的不斷發展,在加強與這些資産渠道合作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的産品研發與風控實力建設,發掘更多的垂直細分市場,進一步加強優質資産的獲取能力,更好地抓住優質資産的主動選擇權,致力於將自己打造成一家現代化綜合性金融集團。
談及目前火熱的徵信,冷厲則表示,P2P平臺建立徵信系統,一方面P2P投資人可以快速獲取借款人的信用記錄,從而大大降低P2P平臺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央行徵信系統得以共用P2P平臺個人對個人的信用資訊,從而實現多層面的數據擴容和資訊覆蓋。事實上,與央行徵信系統相比,網貸平臺和民間借貸的數據更為活躍,這些資訊對央行徵信系統的反哺,更有助於形成日益穩定和全面的個人徵信體系。 (文/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