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藏家著眼海外內地秋拍“受傷”

  • 發佈時間:2015-11-16 07:00:2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11月14日起,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誠軒等內地拍賣行的秋拍紛紛開槌。受經濟影響,拍賣市場繼續調整。記者獲悉,今年以來,中國買家們爭相前往紐約、日本東京、中國香港等境外市場“大手筆”購買高價藏品,內地秋拍市場或受到一定影響。不過,也有內地拍賣市場認為,國內藏家市場龐大,成交體量巨大,內地拍賣市場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溫婧

  ■現象

  內地藏家大手筆參與海外競拍

  最近,國內收藏界被中國買家在海外拍賣場上高價競購藏品的“豪舉”刷屏。

  11月9日晚,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中國大藏家劉益謙以1.704億美元(含佣金)的價格買入阿馬代奧·莫迪利亞尼的《側臥的裸女》,創下藝術品拍賣史上的第二高價,也遠高於約1億美元的估價。

  此前,在11月4日舉行的紐約蘇富比的拍賣會上,莫迪利安尼創作于1919年的油畫《寶麗特·茹丹肖像》,同樣被中國買家以4281萬美元競得。

  另在紐約蘇富比11月5日舉行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夜場中,又相繼有中國買家分別以1201萬美元和764.2萬美元競得畢加索藍色時期的紙本蠟筆畫《NU AUX JAMBES CROISéES》,以及凡·高的一幅嬰兒畫像《LE BéBé MARCELLE ROULIN》。

  在珠寶方面,11月12日,香港富豪劉鑾雄也對外證實,他以4860萬瑞士法郎(約合3.09億元人民幣)高價,拍下重達12.03克拉的“藍月亮”,創下了全球珠寶拍賣的價格新高。據悉,這顆世間稀有的鑽石被命名為“約瑟芬的藍月亮”。其實,除了“藍月亮”鑽石,11月10日,劉鑾雄還在佳士得拍賣會以2880萬瑞士法郎(約合1.83億元人民幣)拍下一顆罕有的純粉色鑽石,重16.08克拉。

  中國買家不僅在紐約、倫敦等拍賣重地大手筆收納“天價”藝術收藏品,在新興的東南亞拍賣市場如日韓,也漸漸成為中國買家們的新陣地。記者從一家日本知名拍賣行獲悉,這兩年前往日本拍賣市場“淘寶”的中國買家日益增多,故該公司還特別針對中國市場設立中國服務機構,為其在中國市場做推廣。

  在今年10月舉辦的多場日本秋拍上,中國買家的身影也隨處可見。10月16日,在日本關西美術秋拍的拍場上,中國大藏家劉益謙以9993萬日元購得一件宋元時期的佚名《築建圖》;10月20日結束的日本美協秋拍上,齊白石的《四季山水》四屏以高達7000多萬日元的最終成交價,被內地資深買家競得。

  事實上,近幾年中國買家在境外拍賣市場活躍,並被國際拍賣市場高度關注。來自佳士得的201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取得29億英鎊的成績,比去年同期增加8%。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在佳士得的消費額同比增長47%。佳士得中國區總裁蔡金青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中國內地新買家的年增長率約有25%至33.3%。

  據早前美國《ARTnews》雜誌公佈的2015年“頂級藏家200強”名單中,今年上榜的中國藏家數量達到14位,而在2007年該榜單上僅有兩位中國藏家的身影。

  海外購買或影響內地秋拍

  那邊廂,中國買家在國際拍賣市場競相爭購,頻頻出手,熱鬧非凡;這邊廂,國內拍賣市場出現“冷場”局面,大拍成績平平,甚至一次比一次降低。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拍賣市場“冷清”與藏家們爭相奔赴海外購藏有關。

  廣東精誠所至總經理陳綺雯就指出,國內買家紛紛出境購買藏品,分薄了藝術收藏資金,對國內拍賣市場的投資多少有些影響。“目前,國內經濟並不是很樂觀,導致國內拍賣市場一定的低落,而境外購買又分薄了買家們的投入資金,也分薄資源,國內的秋拍要突破更加困難重重。”

  據介紹,今年國內春拍期間,上拍數量減少54304件,總成交額降幅達27.04%,遭逢2011年以來最低谷。而這種“趨冷”態勢目前還在秋拍中延續。

  記者獲悉,今年秋拍,內地多家拍賣公司不約而同減量、調低起拍價、加大投放中檔價位拍品。廣東本土兩家已率先舉辦秋拍的拍賣公司,均比春拍時,減少近二三成拍品。

  從成交來看,儘管業內做出多種調整,秋拍結果並不如意。記者從廣東本土部分拍賣行獲悉,今年秋拍規模、拍品數量、拍賣價均不如往年,甚至不如春拍。其中,廣東精誠所至2015秋拍會以2500萬元收槌,3個專場530件拍品成交率59%,而春拍時該公司3個專場約600件拍品共拍得3768萬元,成交率62%。

  上海、北京等國內重要拍賣市場也出現同樣情況。10月24日結束的上海秋拍佳士得,四個專場共拍得近7000萬元的總成交額,為過去兩年來該公司在華大拍最低成交。

  廣東一位拍賣行人士就指出,在當前經濟不明朗、資金緊張情況下,買家們對藏品要求更挑剔,他們會更傾向集中資金購買已獲得公認的大師級藝術品。而海外拍賣場上,出現的國際大師級、頂級藝術品的機會更多。這樣,自然分流國內拍賣市場的客流。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曾分析指出,這些大師作品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已有定論,其市場價格也經歷了百餘年的積累和沉澱,不會像某些短期內價格暴漲的中國當代藝術那樣存在較大泡沫,雖然購買西方藝術品的藏家們頻繁表示是出於個人喜好,但他們所蘊含的企業廣告效應是不可避免的,不失為企業投資的安全選擇。

  不過,也有人士認為,影響不大。這一小部分藏家的收藏也並不頻繁,對整個內地市場並不構成太大影響。廣東知名藏家鄭華星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拍賣市場沒有滿足買家的消費需求,然而國內的量還是蠻大的,我還是很看好國內拍賣,成長特別快,轉變很靈活。”

  ■分析

  為何中國買家熱心境外買

  一大撥中國買家前往境外購買藏品,而且出手闊綽,引來國際市場極大關注。

  事實上,近兩年不僅頂級藏家紛紛到境外拍賣市場淘寶,不少中型藏家們也爭相前往海外拍場。為何國內買家紛紛外出淘寶?

  針對上述問題,鄭華星告訴記者,海外拍賣場吸引其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歐美在2008年遭遇經濟風暴後,經濟低靡,當地貴族拋售很多收藏品,有精品有璞品,其中國內流出去的也特別多,恰好這時國內經濟也起來了,人們對藝術品投資特別熱,收藏人群特別大,故去海外買精品者增多。另一個原因是,國外的拍賣市場成熟,蘇富比、佳士得都有兩百多年曆史,他們從事藝術品拍賣經營很有經驗,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説是很有吸引力的。

  陳綺雯則指出,海外拍場新貨多,有新鮮感,而國內拍場一般都是行家送拍,可能經過幾次轉手,對於很多買家來説都是熟貨。另外,國內資源都挖掘得差不多,買家們覺得在東京、紐約拍場的拍品,可能是當地老藏家送來的,這就對一些中國買家更有吸引力,也覺得更可靠。

  知名收藏家,紅樹白雲樓主人陸牧滔經常會去日本的拍賣市場“淘寶”,他向媒體表示:“日本的拍賣市場會比較刺激,富有挑戰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現很有爆炸性的東西,幾十倍,上百倍地往上翻。”據悉,世界上30%中國文物拍賣的貨源都來自日本,而且在日本留存的中國文物檔次較高,保存狀態良好,不僅是國際各拍賣行的“礦源”,也是中國藏家熱衷於日本“淘 寶”的原因之一。

  “像原來中國藏家是行家市場,收藏的少,作為投資買賣的多,如果囿于去國內拍賣場捧場和行家裏接貨,他一輩子也就是行家級的收藏家。而海外購買則有可能變成國際級收藏家。”廣東藝術品商會會長石金柱認為,想躋身國際世界級收藏家行列,就要進入國際化市場,和國際級大收藏家比肩,這是中國藏家認識上的昇華,“我覺得是個好事情。”

  針對中國藏家熱心境外購買,雅昌藝術網曾發佈一份《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分析稱,這一方面説明中國藏家經濟實力增強,視野更加國際化,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自己喜愛的西方印象派、表現主義等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和國外的中國瓷雜精品;另一方面,由於歷史和文化等原因,在海外拍場流通的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和中國瓷雜精品等,公眾認可度更高,保值性和抗風險性在一定程度上優於國內拍行。

  上述報告還分析稱,國內藏家紛紛轉向海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相比于我國內地拍場的競爭,海外拍場更加規範、信用體系完善、制度更加健全,藏家競爭相對公正;其次是學術系統、展覽傳統、鑒定系統、著錄傳承系統乃至於非常好的學者,他們對相關拍品市場價值的判斷相比要完善得多。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拍賣業應堅持誠信,淘汰“買假賣假”行為,買家、賣家、拍賣公司包括美術評論等各方面做出良性引導,共同把這個市場托起來。同時,建議國家也出臺扶持政策,比如對中國文物回流方面的稅金進行調整,引導買家國內消費。

  正如佳士得中國區總裁蔡金青所説,中國不是能夠短期創造業績的市場,它有非常強的、長期的發展可能性,而目前包括該公司在內在國內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對長期策略的整體把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