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如何建

  • 發佈時間:2015-11-16 06:41: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賈維濤是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河裏村有名的糧食種植大戶,從2007年起開始流轉土地,如今他家的種植規模已經超過1600畝。在他看來,規模經營農業的好處很多,“購買化肥、農藥的成本降低,使用大型機械讓勞動效率更高”。收成好的時候,1600畝土地一年能帶來80多萬元的純收入,這讓他充滿幹勁,認準了規模經營這條路。

  中辦、國辦日前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強調,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方案》還提出,構建符合國情和發展階段的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實踐證明,農業實現適度規模經營,能更好地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産生更多的規模效益。這些年,我國各地都在抓緊探索實現農業規模經營的形式。比較常見的情況是,農民自己進城打工,就把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別人,在此基礎上,出現了一批如賈維濤這樣規模比較大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在他們的用心經營下,農業生産效率和效益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各地還在不斷探索更多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方式。有的地方,農民願意採取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農業合作社,不流轉土地經營權,同樣實現了規模化發展;還有的地方,流行土地託管,農民照樣進城打工,土地交給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代管,這種形式也降低了農業生産的成本,提高了效益。

  因此,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要在“多種形式”上下功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指出,對流轉土地經營權實現規模經營的主體和方式要給予重視,對於土地入股和土地託管等方式實現規模經營的也要給予同等的重視。

  農業規模經營的好處很多,但切不可盲目貪大。有些家庭農場主、大戶在客觀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流轉土地的步子邁得大了點,也容易出現賠本甚至更嚴重的經營風險。對此,《方案》特別強調了把握好規模經營“度”的問題。專家表示,規模經營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脫離實際、脫離國情,片面追求流轉速度和超大規模。到底多少算“適度”,則需要根據區域特徵、土地條件、作物品種、生産力水準等多種因素確定,一定是有差異的,而且是動態的。

  賈維濤告訴記者,他耕種1600畝地並不需要全部親力親為,“村裏有農機合作社,有植保隊,農時到了,打個電話他們就到府服務”。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離不開專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可以將農業經營主體從部分生産經營環節中解放出來,專注于發揮自身優勢,是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的有力支撐。

  這些年,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發展壯大,但仍然無法滿足廣大承包農戶以及規模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需求。因此,這一次《方案》再次部署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要通過週到便利的社會化服務,把農戶經營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提出要開展政府向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

  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僅要實現土地的適度規模,還要培育與之相適應的經營主體。目前,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逐步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生力軍。為適應未來的發展形勢,這支隊伍的規模還需繼續擴大,要吸引更多年輕力量和農業能人返鄉務農。

  培養過硬的職業農民隊伍並不輕鬆。“我們的農業職業教育一定要跟上,要發揮農業院校、職業院校的作用,採取定向的方式,培養越來越多的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民,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