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美麗鄉村釋放生態紅利

  • 發佈時間:2015-11-14 08: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來自住建部的消息顯示,在2014年進行的首次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普查中,浙江省德清縣在全國2800多個縣市區旗中位列第一。

  近年來,德清在“多規合一”的契機下,以改善環境為目標,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治理常態化。全縣151個村的1751個居住點規劃撤並到229個;農村和美家園建設實現全覆蓋:“一根管子接到底”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蓋率達100%,農戶受益率達80%以上;“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城鄉環境管理,實現了垃圾收集覆蓋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兩個100%;建成莫幹山異國風情休閒觀光帶等4條農村道路沿線景觀帶。

  德清縣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是浙江省農村人居環境的縮影。德清的變化得益於浙江一項歷時12年的農村整治行動。曾幾何時,“室外臟亂差”“垃圾污水隨處流”是浙江省農村環境面臨的“頑疾”。作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浙江農村在每人平均收入一直位居全國前列的同時,也長期面臨生態難題。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從改變農村“臟亂差”入手,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並以此拉開了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序幕。在此期間,浙江投入資金超過1200億元,對2.6萬個村莊進行了環境整治,村莊整治率達89%。

  隨著“千萬”工程不斷推進,浙江“美麗鄉村”建設從盆景變風景,實現從“建設鄉村”到“經營鄉村”的成功跨越,也為我國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提供了“浙江經驗”:串點成線,連片整治;因地制宜,分類治理,不搞千篇一律和“一刀切”;提升整體,尊重差異,建升級版農村,而不是縮小版城市。

  農村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紅利逐步顯現。“千萬”工程讓農村重獲美麗宜居的生活家園,也找到了發展的新思路。農家樂鄉村旅遊成了浙江農民新的“生財”之道。目前,浙江共創建1100多個農家樂集中村和特色村,農家樂經營戶達1.45萬戶,營業收入達175.36億元。

  浙江探尋“經營村莊”科學發展的新路,乘數效應明顯。竹鄉安吉發展“生態+文化”模式,中張村的農耕館、尚書村的耕讀文化吸引了大量遊客;南潯和吳興地處平原水鄉,大力推廣“農莊+遊購”模式,農莊成景點,園區成景區,農副産品成旅遊産品,顧客亦是遊客,實現了旅遊和農業的深度融合。2014年,浙江全年生産總值突破4萬億元,全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連續30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

  如今在浙江,美麗鄉村帶來了生態紅利,生態紅利又催生了生態自覺。很多鄉村白墻黛瓦、一塵不染,農村臟亂差的生活陋習、公眾破壞環境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經濟日報記者 黃 平 通訊員 徐燕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