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餘國際論文被撤稿如何自省?

  • 發佈時間:2015-11-14 02:31:0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對於這類代寫論文,國內似乎已經見怪不怪。對於出錢請人代寫論文者,輿論有時還充滿同情,認為他們是論文考核的受害者;有關機構也沒有對此啟動嚴肅的學術調查。

  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徵。然而,據報道,從今年3月到10月,半年間,已有近百篇由我國學者撰寫的論文被國際科技期刊宣佈撤銷,而隨著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被撤論文作者單位進行的調查,一條代寫、代投、偽造同行評審的國際論文“一條龍”服務灰色産業鏈浮出水面。

  針對這種學術不端現象,前不久,中國科協專門發佈《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五不”行為守則》。包括,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資訊、不違反論文署名規範。這“五不”看上去很嚴厲,但很顯然,並不足以截斷目前已經形成的學術論文灰色産業鏈。深究這一灰色産業鏈的成因,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才能純凈我國的學術環境。

  早在2009年,就有學者發佈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已經形成了10個億“産值”的代寫論文交易市場——針對旺盛的撰寫、發表論文的需求,有專門的機構就做代寫、發表論文的生意,而發生在發表國際學術期刊論文中的請第三方代寫論文,其實質就是論文買賣,一些專門的機構和寫手,為那些需要發表國際學術論文,以通過課題驗收、考核評價的“學者”,提供全方位的“一條龍服務”。

  請人代寫論文,毫無疑問,屬於嚴重的學術不端,以至學術欺詐。可問題在於,對於這類代寫論文,國內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一方面,對於出錢請人代寫論文者,輿論有時還充滿同情,認為他們是論文考核的受害者;另一方面,有關機構也沒有對此啟動嚴肅的學術調查,因為當發表論文成為機構的學術政績時,那打擊代寫論文,也就會傷害政績。

  因此,要治理論文買賣交易,關鍵在於改革我國的學術管理和評價體系。首先,不能簡單地以論文是否發表、發表數量,來評價學者的學術貢獻和能力,應該針對學者的研究本身,評價其原創價值和能力。以論文發表作為評價學者的唯一依據,製造“論文情結”,把大家的精力導向炮製論文而不是做潛心的研究不説,還把學術評價異化為期刊評價。其次,對學者的能力與貢獻進行評價時,要由行政主導評價,改革為學術同行評價,即由獨立的學術委員會,按照學術標準、原則,對學術成果進行評價。

  或有人會説,目前同行評審都出了問題,怎麼還能推行同行評價?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同行評審,並非真正的同行評審,是學術行政化、功利化背景下的産物。真正的同行評價,應該建立在學術自治的基礎上。不像現在,評價學者,有的只需提供發表論文的期刊封面和目錄,連論文本身都不閱讀,也不舉行答辯,就認定其學術能力與貢獻,這樣的評價,不製造大量的學術造假和學術交易才怪。

  □熊丙奇(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