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11”:消費狂歡能成為節日嗎?

  • 發佈時間:2015-11-14 01:30:4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作為一個資深“敗家娘們”,對11月11日這天自然有著深深的感情。從最初發端于淘寶,到現在擴散于所有電商乃至傳統商業,我無一缺席地陪伴“雙11”成長了6個年頭。記得去年這天瘋狂搶購的時候,竟然過於激動,不小心把一大杯水碰翻,直接澆滅了電腦。好在,電腦後來不治自愈,否則真是得不償失。

  今年,電商似乎比消費者更瘋狂,專為“雙11”策劃了兩台大型文藝晚會,帶著觀眾看晚會,刷手機,像除夕夜守歲一樣,把狂熱歡樂的氣氛推向高潮。緊接著,不足半日——11月11日11時50分,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交易金額超571億,打破去年全天交易額記錄,席捲全球200多個國家。

  在這個“盛況空前”的日子裏,消費狂歡的強勢,已然把“雙11”的始作俑者“單身狗”擠向邊緣化,“光棍節”無論名稱還是內容都幾乎淡出,“剁手黨”“敗家娘們”榮登歷史舞臺。“雙11”而今以購物節或消費狂歡節的面貌常態化存在,其由網路文化和消費文化共同引爆的火熱度,大大超越了重陽、端午、清明等有著幾千年曆史的傳統節日。在此不與春節相比,是因為難以預判——除非春節不放假,或者“雙11”放七天假,二者才好一較高下吧。

  雖然有人不願承認,即使勉強承認,也要在節日前面加上“人造”二字,然而“雙11”就這樣堂而皇之地成為了“節日圈”的超年輕後起之秀。它具有普惠性:消費者可能以超低價囤到了一年的生活用品,可能獲得了瘋狂購物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歡愉;商家薄利多銷可能收穫了全年中的最好業績。更重要的是,不論如何搶購、擠爆伺服器、爆倉,場面如何腥風血雨,我們創造的幾百億鉅額消費紮根于本土,而不用像蝗蟲一樣去國外瘋狂掃貨,還遭人白眼。

  實際上,回拉歷史的時間軸,哪個節日不是順應當時的文化潮流,積澱承襲而來的呢?消費文化是工業文明高度發達的衍生物,網路文化是資訊時代大眾自我構建的公共領域,二者交互碰撞出“雙11”的火花,可以説是電商“造節運動”的偶然,也可以説是一個新時代節日應運而生的必然。

  由於根植于普通大眾,若干年後,隨著消費狂歡節被賦予更多內涵,吸引越來越多的草根參與其中,“雙11”成長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社會化節日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