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薄利多銷”,還是“厚利適銷”?

  • 發佈時間:2015-11-13 13:31:29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手記

  最大的購物狂歡節“雙十一”剛過,同事們的表現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昨天一大早,同事C小姐就沮喪無比,調了鬧鐘半夜十一點半時興衝衝地醒來,一改往常睡眼惺忪,好不容易打開了電腦打開了購物車,卻在12點卡死在了付款環節上,等到終於點進了付款頁面,發現“您的貨物已被搶購一空”,真是讓她氣了大半夜。

  另一位同事A女士,則選擇了四五千元的“貨物”,“我不搶,就選那些貨源比較充足的,都買上了!”A女士本來很高興,可是到了早上再細細欣賞自己的戰果時,卻發現底下的評論裏,有個消費者9月初買的價格居然比自己雙十一買的還低了50多塊,於是,氣衝衝地找賣家,要求退貨,在得到了賣家一年內不降價的保證後,心情才平復了些許。

  而B先生則是昨天辦公室裏最淡定的。追求高品質生活的B先生,買東西只買牌子,在他看來,雙十一打折的,多數都滿足不了他對牌子品質的追求。“我的有些牌子,全年都不打折,偶爾我生日才給個折扣優惠,雙十一想搶也搶不到,所以我從來不搶。”B先生説,對於他認準的品牌,他願意追隨到底,哪怕價格高,折扣優惠也少。

  我的這三位同事,也讓我想起了濟南不同品牌樓盤的不同市場表現。像有些低價的剛需大盤,總會受到大眾爭搶,很多購房者排了半天的號,最後也沒選上心儀的房子。而有些樓盤,則總在玩些行銷上的噱頭,活動精彩紛呈,購房者卻總不買賬,最後淪落成了自娛自樂的結局。而有一小部分樓盤,則扎紮實實做産品、做品牌,將樓盤和開發商的口碑慢慢擴散,最後雖然房子的價格比周邊同類樓盤價格都要高,卻有價有市,還引來購房者爭搶。

  要論長遠發展和最掙錢的房企,肯定是最後一類有品牌的房企。多數樓盤和開發商對這類房企也非常眼紅,不少房企在發展之初,都會立了一個“成為真正的品牌房企”的目標,可是在實施起來,卻不免追求起了眼前利益。可是,無論在雙十一,還是在有關消費的各行各業,“薄利多銷”是個道理,“厚利適銷”卻往往更適合企業的品牌與長遠發展。

  (樓市記者 韋超婷)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