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失敗365金融數月難提現
- 發佈時間:2015-11-13 02:29:47 來源:蘭州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P2P平臺出事,本應該最了解情況的員工,卻常常成為最大的冤大頭。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365金融。近日,廣州本土平臺365金融被爆出已經連續數月無法提現,平臺法人曾凡欣已失聯。據爆料,與不少平臺運營出現困難後一樣,365金融也曾試圖通過引入上市公司入股的方式進行自救,但目前已宣告自救失敗。記者從業內獲悉,365金融待收6000多萬元,而投資人中,不少為其員工。“員工的投資金額大概為300萬-400萬元。”一位熟知情況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員工成為冤大頭。
A
法人已失聯
事實上,365金融出現提現困難的消息在廣州民間金融圈流傳已久。今年7月初,就有投資人向記者爆料,365金融在今年6月份就出現提現困難,7月份就徹底限制提現。
對於365金融出現提現困難,業內人士總結,主要原因是貸款項目出現問題。官網自稱“小而美的P2P理財專家”的365金融,其不少業務為二手車貸和二手房抵押打款。平臺公開資訊顯示,平臺預期年化收益率在15%-22%之間。而記者獲悉,此前該平臺收益率最高曾達到年化36%。
一位熟知情況的業內人士表示,365金融出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管團隊的一項對外擴張加速決策出現錯誤。上述業內人士對南都記者透露,車貸業務最高峰的月息為3-5分(年化利率36%-60%),以月息4分計算,年化利率48%。而在擴展初期,365金融為了快速獲得業務,給業務員的提成非常高。“平臺基本很難賺錢。”上述人士表示,一旦出現現金流問題,平臺極為容易出事。
“二手車貸看起來儘管有抵押物,但實際上坑很多。”一位民間金融人士對記者表示,只要風控沒做好,重復抵押以及儘管有追索權,但沒有車輛控制權等情況都令平臺在最終的追索環節出現很大困難。
據悉,在P2P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不少平臺轉而向垂直領域尋找機會。但對此,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表示,小而美只能精準找到客戶,而後期更多的需要橫向服務拓展去鎖定客戶,不然單位産能太小,小而美搞不好就變小而沒了。
B
試圖自救卻失敗
365金融出現提現困難後,該公司也曾經試圖通過重組或者自救的方式,但最終卻宣告失敗。
據悉,365金融所謂的第一次融資發生在去年7月,365金融對外宣佈獲得1500萬美金的A輪融資,並號稱是“廣州第一家獲得風投的網貸平臺”。
不過,融資的消息剛宣佈不久,365金融的融資方“深圳瑞銀華信風投機構”就被爆出對外披露資訊失實。當時,根據365金融介紹,“深圳瑞銀華信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頂級風投公司,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在上海和鄭州設有辦事機構。”然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上查詢結果卻顯示,該公司的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申報實收資本0元。
而根據365金融官網的資訊,該公司在7月28日曾發佈重組公告,表示公司正與香港上市公司(匯思太平洋)及多家線下車貸公司進行基於戰略合作的資産重組,表示“重組期間暫停線上充值,重組期間正常發標,線上充值及回款提現將在8月20日全面恢復。”
8月19日,365金融再次發佈公告稱,“與香港上市公司(匯思太平洋)及多家線下車貸公司進行基於戰略合作的資産重組(A方案),由於推進工作進展低於預期,導致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完成重組”;已啟動了關於重組的B方案,並已完成了工商變更。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B方案的重組因為財務問題無法理清而失敗。二次重組失敗後,365金融原本已經緊張的資金鏈斷裂,平颱風險暴露,出現了延遲提現以及提現困難的狀況。
C
涉及員工待收超300萬
記者從業內獲悉,由365金融投資者自發組成的投監會統計,目前平臺尚拖欠投資人的款項共6000多萬。”其中不少是員工。“一位與365金融前高管有過深交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其中員工待收300萬-400萬元。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過往案例中,包括杭州國臨創投、深圳中貸信創、上海鋒逸信投等P2P平臺,受害者中不少正是平臺員工及親友家屬。
一家P2P平臺前高管對記者表示,作為草根金融投資平臺,要獲得投資人的錢,最要緊的是解決信任問題。而熟人是最容易獲得信任的,因此不少平臺的首批投資人往往是員工或者員工親屬。但實際上,平台資金去往何處,資産情況如何,往往只有核心高管才知道。因此不少員工往往是在平臺出事後才知道情況,也就成了最大的冤大頭。 采寫:南都記者陳穎
相關連結
借電商大戰多家P2P謀出路
每年“11.11”的電商大戰都能聞到濃濃的火藥味,而今年亦是如此。但與往年只有電商巨頭明爭暗鬥有所不同的是,這種劍拔弩張的氣氛開始逐步蔓延至網際網路金融行業。
去年以來,P2P網貸平臺出現“跑路”或提現困難的公司多達近千家,收益率亦是逐步下跌。正因如此,今年的雙11,多家P2P網貸平臺都積極參與進來力求自救。註冊送紅包、萬元體驗金、加息送獎品等促銷形式一應俱全,各平臺的決心與魄力一覽無遺。
但面對著行銷大戰的眾多噱頭,很多投資者顯得十分無所適從。對於投資者而言,各家平臺的宣傳手段大同小異,收益率與收益週期亦是相差不多。而自己最為擔心的資金安全問題確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即使部分平臺出於避險考慮,開始對理財産品品種的豐富性進行提升,但這也僅僅是P2P網貸平臺的資金運營風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沒有從機制上有效去除風險的發生。
商業市場的邏輯往往很簡單,那就是優勝劣汰。當P2P平臺所宣揚的同時獲得投資人的信任與收益成為了一個悖論時,市場需要一個真正可以對消費者進行本金保障的理財産品。因此,P2F模式應運而生。在目前國內的金融機制下,它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
與傳統P2P模式有所不同,P2F是個人對金融機構的一種理財模式,資産端與持牌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産管理産品對接,借力金融機構完整的風控措施,充分保障資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穩定。在這種模式下,P2F産品就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高信用、低風險、穩定收益”。
在P2F領域,它通過對網際網路風險防控有效規則的探索,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牌照優勢進行嚴格風控,實現多重風險防控有機交織。這一套流程充分解決了將資金風險嫁接在理財平臺自身這一網際網路理財的最大發展癥結。例如,千壹理財團隊打造了“爆品”—“特惠寶”雙11當天整體銷量超過八千萬。據中證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