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龍海波:找準國家高新區發展著力點

  • 發佈時間:2015-11-12 0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龍海波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國家高新區已邁入“創新驅動、戰略提升”的轉型階段。今後一個時期,國家高新區要在創新資源配置、新興産業佈局、創新創業環境改善、治理模式轉型等方面積極推進,努力使其成為創新思想涌現和創新文化形成的主要發源地、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重要網路節點、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型産業集群基地、發展品質改善和區域協同創新的引領示範區。

  第一,以更加開放的創新方式促進全球創新資源配置。

  一是不斷提升創新的開放性和國際科技合作水準,廣泛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一方面,要遵循國際經驗,著力增強國家高新區統籌國際與國內創新資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國家高新區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適應全球創新資源配置的體制機制。中關村和深圳市在這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是我國建設國際一流科技園區、參與全球創新競爭與合作的有益嘗試。

  二是鼓勵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走出去”,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體系。建議通過自建、並購、合作等多種方式,在科技資源密集的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進一步拓展獲取核心專利技術的渠道,細化在全球創新網路中的分工。一些高新技術龍頭企業還應提升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不斷提高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地位。

  三是承接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和技術轉移機構向國家高新區轉移,充分吸收外資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資源。不斷提升國家高新區對各類創新資源的吸引力,特別是在與創新活動直接相關的生産性服務、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和醫療教育等社會服務領域,要逐漸放寬投資準入門檻,積極營造高效、便捷的創新環境。此外,還要探索構建跨國技術戰略聯盟、國際技術協作網路等新型對接平臺,使高新技術企業在合作參與中實現與全球創新資源的有效對接。

  四是促進園區各類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目前,已分別在中關村和深圳設立了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國家技術轉移開放合作試驗區,這有利於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創新資源對接,充分激發高端人才的創新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全國的技術轉移從國內走向國際。

  第二,以前瞻性思維謀劃新興産業區域佈局。

  一是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的最新動向,找準適合我國現階段科技産業化的切入點。比如,可以考慮培養與網際網路産業緊密相關的企業,促進産業的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發展;加快推進高端裝備製造業領域的技術創新,積極謀求新一輪産業國際分工的位置;推進生物工程領域的技術創新,不斷創造和擴展健康産業鏈。

  二是突出市場選擇的重要性,重視産業組織方式和創新模式變革。近些年來,國家高新區普遍存在政府主導或強力引導産業集聚現象,把國家高新區産業集群建設簡單理解為吸引大批企業入駐園區,並沒有真正實現産業組織方式和模式的創新。因此,在謀劃新興産業佈局時,必須更多關注産業細分帶來的機遇,特別是産業的組合和創新方式、産品的製造和創造方式,充分發揮市場的價值發現作用。

  三是重視區域資源的差異性,強化對新興産業的統籌規劃。在這一過程中,要突出區位優勢,科學分析國家高新區與周邊區域發展的關聯性,對未來産業發展有預判能力,辯證地看待熱門産業和冷門産業的關係,及時跟上下一輪産業結構轉換的腳步。

  第三,以專業化服務改善園區創新創業環境。

  一方面,積極搭建各類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完善科技服務仲介體系,不斷提升對園區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比如,圍繞園區主導産業和特色優勢産業,加快産業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平臺建設;積極打造科技文獻資訊服務、自然科技資源共用、科學數據共用、大型科學儀器共用等公共平臺,努力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成果共用機制;加快構建産學研合作資訊平臺,促進資金、技術、人才、設備等資訊的有效對接,大力發展各類專業仲介機構,推動産學研技術創新聯盟的建設。另一方面,還要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打造激勵創新創業的制度環境,不斷為專業化服務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比如,採取引導方式為園區創新創業提供服務,構建有利於園區創新創業的市場競爭機制;營造有利於園區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鼓勵全社會廣泛參與創新,不斷造就開放、包容的科學環境,等等。

  第四,以治理模式轉型提升園區自身發展動力。

  在以科技部主導的高新區管理縱向體制下,要加強與相關部委之間的協作關係,有效提升對高新區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與此同時,高新區管委會要切實轉變觀念,結合各地發展實際,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實現高新區管委會由經濟主導型轉向經濟社會服務型。一是探索構建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的考核評價體系。二是逐步擴大高新區的政策創新自主權,把重點放在規範競爭秩序、鼓勵創新主體參與、營造良好融資環境上,大力支援國家高新區開展産學研合作、風險投資、股權激勵、産權市場和科技仲介服務市場建設等。三是不斷提升高新區管委會與其他特殊功能經濟區、地方政府之間協同治理能力,優化與社會組織、科技企業之間的合作方式,實現由傳統政府治理向網路化多元治理形態轉變。四是高新區管委會應在單一經濟功能基礎上逐步適應發展社會功能的需求,在傳統體制回歸中探索精簡、高效的服務新模式,使一些國家高新區真正成為以知識創新為區域特色的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氛圍濃厚、創新行動活躍的創新型城區。(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龍海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