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許鵬:延展性創新或將成為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 發佈時間:2015-11-10 14: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0日訊(記者魏金金)“物質化消費是標準化,而精神化消費則是追求個性化的,未來的文化産品一定是個性化,百花齊放不相雷同。因此,文化産業的發展一定要把握好特有的地域特色與民族特色”近日,在由文化部、財政部主辦,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承辦的“重點文化設施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計劃—2015年國家重點文化産業項目實施單位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第五、六期研修班(絲綢之路文化産業重點項目類)培訓期間,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産業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文化科技園首席專家許多鵬這樣談到。

  

  許鵬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許鵬先後就特色文化産業的含義、發展規律以及前沿發展培育模式等做了簡單分析與介紹。並現場提醒參加此次培訓的企業家,在挖掘特色文化産業價值的過程中,不妨從舞劇《絲路花雨》、現代版崑曲《牡丹亭》、觀光工農業等借鑒學習原始性、再生性、延展性、整合性創新等發展模式,提出類似觀光工農業等這樣延展性的創新無疑將是今後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就“政府方面如何促進發展特色文化産業”這一問題,許鵬認為首先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其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其二,立足各地特色文化産業資源和區位功能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其三,明確發展重點,尋找最佳切入點,做深做透,實現文化資源産業化轉化;其四,構建具有鮮明區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産業體系,科學定位,明晰産業鏈上下游關係,促進多樣化、差異化發展。

  期間,北京華夏神韻文化産業投資集團路光輝,甘肅讀者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盧明先後就黃帝陵“根”文化創意園、中華伏羲文化園、絲路智慧旅遊平臺“蜥遊”進行諮詢。據了解,“蜥遊”項目是以絲綢之路大遺址旅遊資源為依託,面向自駕遊和自助遊客提供的一種寓文化娛樂、安全探險于一體的旅遊新體驗。該項目通過線上微信、APP等移動手機終端,以及線下特色服務體驗資源的整合,包含景區介紹、大遺址數字化復原虛擬導覽、專業嚮導、落地服務等多方面,協助遊客制定個性化、地域特色化的行程計劃。

  對於以上文化項目的産業化戰略與發展預期,許鵬坦言,“文化産業的靈魂在於文化,産業是一個經絡,如果文化産業沒有靈魂,其筋骨也就成了‘行屍走肉’;但是光有‘靈魂’,這個産業自身運作不起來,就是‘魂不附體’”,並提醒到,儘管這兩個項目無論是從文化角度還是産業角度都比較接地氣,但需要注意的是産品或服務框架的背後,需要更多考慮到目標市場以及發展機制的問題,“你的目標消費者是誰;這些産品建構起來之後,後續能否保持這種源源不斷的消費勢頭;以及通過産銷之間的互動,項目本身自我生存與發展的良性機制,這方面也需要不斷地優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