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將商業行為躍變為商業生態
- 發佈時間:2015-11-10 06:31:44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初,11月11日只代表光棍節,這不是一個法定節日,更多是民間藉以取樂的調侃。2009年這一天,天貓(當時叫淘寶商城)舉辦了一場促銷活動。當天,平臺交易額5200萬元,是日常交易的10倍左右。
現在,“雙十一”早已經成了一個標誌性節點,一個銷售傳奇,一個網路賣家、平臺供應商、物流企業的必爭之地。
雙十一,即每年的11月11日,最初只代表光棍節,這不是一個法定節日,更多是民間藉以取樂的調侃。
但是自2009年11月11日開始,這個日子就變得不同尋常,因為這一天,天貓(當時叫淘寶商城)舉辦了一場促銷活動。這次促銷的出發點,只是想做一個屬於淘寶商城的節日,讓大家能夠記住淘寶商城這個名字。
令當時還是淘寶商城的總經理張勇沒有想到的是。雙十一當天,整個平臺交易額是5200萬元,是日常交易的10倍左右。第二年的雙十一,交易額達到9.36億。各大電商眼見甜頭紛紛涌入。到了去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571億。雙十一就此成為各大電商年底衝量的關鍵節點。由於他們的促銷活動,雙十一也成為了消費者購物的狂歡節。
作為雙十一購物節的前身,關於“光棍節”的起源有多種説法,廣為認可的一種説法是,它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南京高校的校園趣味文化。隨著各種活動的開展,媒體開始關注青年群體的心理需求,分析深層次的原因,使得原本小範圍的活動得到全國青年群體的呼應。此外,由於很多年輕的單身男女收入水準高、消費力強,對生活品質有要求,吸引了眾多商家的注意。商業運作放大了青年自創節日文化的消費需求,商業策劃者從青年自創的節日裏看到了極廣的商業銷售空間。所以,“體貼”的商家就用新穎、奇特、浪漫的創意,為年輕人量身定制出應對的方法——購物。
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11月11號,以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一般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提高銷售額度,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現在,“雙十一”早已經成了一個標誌性節點,一個銷售傳奇,一個網路賣家、平臺供應商、物流企業的必爭之地。
去年,雙十一的“操盤手”張勇談到了自己為何會做雙十一。2008年4月,淘寶商城(後改名為天貓商城)成立,當時還是淘寶商城總經理的張勇認為它的發展速度並不快,整個B2C行業也處於聾啞階段。“我們有個很大的困擾,就是淘寶太著名了,這兩個字幾乎無人不知。”淘寶商城“作為一個新的業務,辨識度很差。”
如何破題?張勇所帶領的團隊就討論也搞一個類似美國感恩節大促銷的活動,通過一個讓大家都能參與的事件行銷,讓用戶記住淘寶商城,同時也讓商家加大對淘寶商城的重視程度。“最後從電商的旺季第四季度選擇了11月11號。2009年,我還不知道光棍節是什麼,但是我對4個1很感興趣,因為我的生日是1月11日。光棍節沒事大家上網買東西,就成了行銷的噱頭。前幾年我們都叫‘光棍節大促銷’,只是最近大家叫熟了‘雙十一’。”張勇曾經這樣解釋雙11的由來。
2009年,淘寶在11月11日發起“品牌商品五折”活動。只有淘寶商城中李寧、聯想、飛利浦等27個商戶參加,但是超乎所有人預想,整個平臺交易額達到5200萬元,這是當時日常交易的10倍左右。當天早晨,貨就賣得差不多了,很多商家臨時到線下補貨。當時甚至出現董事長批條子直接從經銷商地麵店臨時調貨到網上賣的現象。
這一年,雙11的銷售額1億元;2010年同一天,銷售額翻了9倍,增至9.36億元;2011年,成交額飆升至52億元;2013年,阿裏雙十一實現191億成交額,僅天貓就達成了132億元。2013年,雙11“光棍節”支付寶交易額達350.19億元。這相當於中國日均社會零售總額的5成,是美國年度最大網路購物日——“網路星期一”(感恩節後的第一個星期一)的2.5倍以上。2014年,阿里巴巴公佈“雙十一”全天的交易數據:天貓淘寶雙十一全天成交金額為571億元,其中在移動端交易額達到243億元,物流訂單2.78億,總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被點亮。而就在過去幾年,中國社會零售總額漲了1.8倍,而網路零售總額則飆漲了19倍。
如此火爆的場景也吸引了其他電商的加入。2013年,京東的管理層人士甚至承認,京東流量的高峰期出現在雙十一,而並非京東6· 18店慶。當年的10月10日,京東推“雙十季”促銷,服飾鞋包、食品、運動健康等數百商家參與。隨後10月20日,QQ網購啟動10·20瘋搶節,持續5天。10月22日,噹噹網圖書、服飾、百貨店慶月大促也已經拉開帷幕。10月28日,北京國美推出“全網比價、差價返還”活動。首次將雙十一變成了一場全民的狂歡。
現在説起雙十一,誰還能記起它的起源是來自屌絲的一個自嘲的節日呢?阿里巴巴用6年時間打造了又一個中國式奇跡。就這個層面而言,阿里巴巴功不可沒。而今年,阿裏推出的雙11狂歡夜晚會,則標誌著“雙十一”的電商活動已經從一種商業行為躍然成為一種商業生態。 華西都市報記者 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