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消費者“累覺不愛”?

  • 發佈時間:2015-11-10 01:33:52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陷阱難躲 興奮褪去

  消費者“累覺不愛”?

  如今最不好抑制的,恐怕就是“剁手黨”的“買、買、買”了。可今年,電商和商家為了銷量已經“拼了”,而消費者面對頻繁的打折、促銷、歷史低價等等卻“乏了”。今年是第7個“雙11”,對消費者而言,“七年之癢”幻化為一個問號:網路消費,除了低價,還該有什麼?

  “賣家秀”與實際差距咋恁大?

  面對打折,浙江市民黃小姐卻沒有下手。前幾日,她看到有公眾號推送了一篇文章,網路上一些所謂代購的奶粉實際上成本才9元錢一袋,是造假的奶粉通過“保稅區”再運出來的。“不知説的是真是假,但總歸心裏有個疙瘩。”

  去年“雙11”前後,國家工商總局就抽檢發現,6個電商平臺上15個批次的樣品屬於假冒商品或高度疑似假冒商品。雖然今年阿裏推出“正品險”可以假一賠四,可對於一些曾經上當的消費者來説,多少有些“累覺不愛”。

  上海市工商局網路交易監管處處長李弘介紹,此前工商部門重點檢查了部分網站集中促銷活動以來的網頁發現,不僅虛假宣傳、先提價再打折這樣的老問題沒消失,還有促銷活動公示不到位、規則表示不清晰等新陷阱。例如有商家就優惠獎勵稱“買一送一,百分百中獎,獎品為iwatch”,但實際上iwatch只有一個,其他都是小獎品。

  “剁手黨”紛紛變成“精明黨”

  雞血打多了,總有一天會倦的。當刺激反覆以同樣的方式、強度和頻率呈現的時候,反應自然開始逐漸變弱。

  資訊在轟炸——從11月初開始,上海白領李女士總共收到了上百條短信,每天都有十來條,不是促銷就是推廣,內容看起來都把自己當獨特的上帝,仔細一看沒啥真正的實惠,而且説好的精準推送也不夠精準——“我有時候還會收到奶粉和尿不濕的推送,但我還沒結婚呢。”

  面對這些無用的促銷資訊,以及從一年一次變成一季一次的“電商價格大戰”,消費者“處變不驚”了,口味也越來越刁,以前隨便刷的“剁手黨”,早已成為貨比三家的“精明黨”,從非理智的“衝動消費”中走了出來。

  選擇多樣:電商到了轉型升級的時候

  隨著支付體系的日漸完善,全球商品中國購將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趨勢。專家認為,如果電商平臺和商家將“雙11”視作畢其功於一役的“籌碼”,寄希望靠消費者的“衝動”過日子,恐怕很容易砸鍋。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説,電商必須從單一的價格戰中跳出來,進行創意競爭。未來電商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産品及服務品質上。

  專家建議,電商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時候。一是可向精細化運營方向轉型,需要借助資訊化技術來對業務精耕細作。例如對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將消費群體進行精準細分,最終實現點對點的推送,真正猜出消費者想要什麼、增加其下單的可能性。二是向價值戰轉型,利用自有商品和服務擴大利潤空間,針對價格不敏感人群,推出下單即送達等個性化業務,或降低退貨門檻,或和銀行合作推出零首付、零利率等。據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