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學生創業 這些技能要掌握

  • 發佈時間:2015-11-10 00:34:52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鄭州晚報記者調查,目前在大學校園裏創業的同學非常多,大多是仲介、校園代理、賣化粧品和傳媒公司等。雖然有這麼多人創業,但創業的成功率並不高。大學生創業如何邁出第一步?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又有哪些優勢和劣勢?記者專門為有創業計劃的大學生蒐集了“寶典”、“秘籍”,為其創業、發展提供指導參考。

  鄭州晚報記者 李麗君

  大學校園創業忙

  據了解,黃河科技學院已有100多名學生在二七工商分局申辦營業執照,沒有創辦公司的創業學生更多,而在中原工學院,學生創業的內容不僅包括了大家的衣食住行,還有專利、有技術含量的國家發明。

  在中原工學院就讀的馮海波説,他身邊創業的同學雖然非常多,但創業成功的不到兩成。

  據金水區大學生創業園管委會主任李耀傑介紹,目前他們園區有89家大學生企業,不過這些大學生企業都是經過篩選過關才能進駐的,過關率一般在20%到40%,而進入他們園區的在校大學生比例就更低,不超過10%。“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很高。”

  大學生創業的

  優勢和劣勢

  為什麼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會很高?大學生在創業的起步期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

  李耀傑認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高,在於熱情、激情有餘,而經驗不足。大學生創業者心理素質低,社會實踐少,管理經驗幾乎沒有,行業分析能力更是沒有。在對大學校園師生進行調研,以及與園區幾十位大學生創業者接觸過程中,他發現很多創業者缺乏歷練,不夠堅持,沒有規劃,“他們的項目計劃很好,但是過一段時間遇到難題了,就會變換項目,沒有堅持。這是一個通病。”同時,創業者群體還有著管理能力上的嚴重缺失,“資源如何配置、人員如何安排、上下級關係如何處理,很多都沒有完成從學生到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李耀傑還認為,目前我市高校基本上都設有專門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創業園區或孵化器,並設置管理人員專門對接,但是絕大多數管理者自身並沒有創業經驗。“你讓一個沒有創過業的人去管理、指導學生創業,結果會怎樣?”他透露,為化解這一難題,下一步,他們將跟教育部門合作,進行高校孵化器管理人才的培養及輸出。

  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師、KAB(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業教育講師宋麗敏也表示,大學生創業,外在優勢是國家政策的支援,內在優勢在於大學生有創意、有激情,劣勢在於經驗不足,對市場需求把握不準,缺乏系統觀念、事業規劃、堅持和毅力。

  創業的大學生要做好這些準備

  面對經驗不足、缺乏規劃和管理的普遍劣勢,想要創業的大學生該做好哪些準備?

  李耀傑認為,大學生要創業,思想的改變是最關鍵的,要有創業精神和意識。“想和做是兩碼事,如果決定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創業是一個長期的事,需要經歷很多挫折才能走出來。在這一點上,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不斷增加,而且要有清晰的目標,堅持把創業中的每一件普通小事都做好。

  宋麗敏提醒,想要創業,首先要有市場意識。在輔導學生創業過程中,她發現,很多創業項目是由學生想像出來的,沒有考慮到市場的實際需求,不能很好融入市場。其次,要有整體規劃。在戰略規劃、産權融資、生産組織、市場行銷、團隊組建、財務體系等方面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要縱觀全局,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儘量準備充分;創業不一定非要選在高科技領域。大學生的研發能力是有限的,符合市場需求的一般服務類項目也可以做得非常出色;在管理上,管理者既要集中決策權,又要做好民主。最後,還要有堅持思想。“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要做好吃苦和堅持下去的準備。”

  創業、學業起衝突怎麼辦?

  在校大學生創業,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會影響學業,那麼這些學生是怎麼平衡創業與學業之間的衝突的呢?

  “我這兩天正在補作業呢。”在黃河科技學院正創業的陳晨説,這的確是個矛盾點,生意忙的時候她就需要請假,她本想休學創業,但是老師沒有同意,她的底線是不挂科就行。“因為我家裏人也是做生意的,所以他們對我還是比較理解和支援的。”

  “我們的父母對此褒貶不一。”海波説,他的創業夥伴林超的父母在批評之後給予了理解和支援,但另外兩個創業的同學子傑和王崇的父母至今都覺得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做這些事情是不務正業。“雖然我們把太多的心思放在了創業,但我們並沒有耽誤學業,我們課餘時間充足,我們其中一個還是班長,還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現在是鄭州曼柔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的王帥説,在大學創業,他們的家長開始也不太支援,但是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最後留下來創業的夥伴都説服了父母支援自己,他們的第一筆資金大都是父母支援的,“創業確實需要我們投入很大的精力,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功課上面一直沒敢鬆懈,我們團隊10個人,9個拿獎學金,全部順利畢業,所以父母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還是支援我們創業的。”

  業內: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社會實踐

  家長們擔心孩子上學分心影響學業,這是沒有錯的,但是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大學生在校期間到底是否應該進行社會實踐或者創業嘗試呢?

  對於這個問題,李耀傑和宋麗敏不謀而合。“不是應該,而是應該鼓勵。”李耀傑説,在發達國家,對5歲的孩子就開始培養這種意識,鼓勵自己動手,想辦法賺外快。但目前來講,國內大學生只強調學習,中國的人才教育已經晚了別人十幾年,我們這種人才畢業之後還有很多的彎路要走,因為他要摸索。“所以很多大企業不要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他們啥都不懂。”

  宋麗敏説,大學生在校進行社會實踐或者創業,其實就是把走彎路的過程前移,上大學期間其實就是創業過程的預備期,如果大學生在上學期間經過自己的創業實踐掌握了行業的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備了一定的經驗,那麼他們畢業後無論是找工作或者自己繼續創業,成功率就會提高很多。

  李耀傑還建議,在校大學生一定要從銷售開始鍛鍊自己,養成與人溝通的本領。

  政府頻出利好

  為大學生“雙創”鋪路

  據鄭州晚報記者調查了解,為了支援大學生“雙創”,省、市各相關部門也出臺了許多政策,幫扶大學生創新、創業。

  去年省人社、財政等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大大學生創業扶持力度的通知》,對有發展潛力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2萬~15萬元的無償資助。今年8月底,省政府又將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調整為大眾創業扶持資金,加大對大眾創業的項目資助力度。截至5月底,全省共有28個創業孵化園區153個項目申報大學生創業項目扶持,申請資金1744萬元。

  根據多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鼓勵科技人才和大學生在鄭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科技人才和大學生到利用財政資金建設的創新創業綜合體開辦企業的,三年內,為其免費提供一定面積的工作場所和住房公寓。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資助計劃(青苗計劃),對通過遴選和評審的大學生優秀創新創業項目給予5萬~20萬元資金支援。對入駐創新創業綜合體、註冊滿1年且運作良好的大學生創辦企業,經認定符合條件的,給予創新創業團隊2萬元資金獎補。

  我市工商、稅務、科技、金融、法律等部門也推出“到府服務”在內的系列便民措施,梳理了如何辦理各種相關證件的注意事項,開展諮詢和答疑活動,並每週一到大學生創業園收集辦證資料,辦理完畢後送證到府。開通了大學生創業服務綠色通道,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財務管理、稅費政策減免等服務。

  同時,目前我省幾乎每所大學都建設創業中心,免費為大學創業提供辦公場地,為他們辦理工商、稅務登記和變更、年檢及公司代碼、銀行開戶手續提供指導,還為學生開設創業培訓課,提供創業服務。

  而自2014年以來,社會上也成立了許多大學生創業園,為大學生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以及一條龍的行政服務和創業指導,如稅務、工商、科技、專利、人才、金融、培訓等。個別園區甚至引進風投、眾籌幫助大學生創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