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區域經濟:轉型推動分化 調整集聚動能

  • 發佈時間:2015-11-09 05:38: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黑龍江經濟數據最新亮相,31省份2015年前三季度GDP已全部出爐。細細梳理這份資訊量巨大的成績單,不難發現,經濟增速雖然有快有慢,但各地轉型步伐越來越快;産業結構雖然有輕有重,但各地調整力度越來越大。目前看來,多數地區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問題不大——

  截至日前,全國31個省份均公佈了2015年前三季度經濟運作數據。其中,重慶市的GDP增速繼續領跑;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內蒙古、山西、遼寧、黑龍江等8個省份GDP增速跌破7%;遼寧增速墊底。

  記者在梳理成績單中發現,儘管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多數省份GDP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加快;“東慢西快”的格局仍在延續,但中西部地區增速有所放緩。從前三季度情況看,多數省份完成全年GDP目標增速應無懸念。

  “東慢西快”格局仍存

  在31個省份中,前三季度GDP增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的省份有兩個,分別為重慶和貴州。其中,重慶市GDP增速為11.0%,連續多個季度處於領跑位置;貴州省GDP增速為10.8%,明顯快於除重慶外的其他省份。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分析説,重慶和貴州的增速較快,主要受益於結構變動帶來的增長,特別是在東部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這兩個地方抓住了機遇,形成了較大的産業集群。

  前三季度,全國GDP增速為6.9%,這是GDP增速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破“7”。在31個省份中,北京等8個省份的GDP增速也均在7%以下,其中,除內蒙古增速為6.9%之外,其餘7個省份的增速均慢于全國水準。

  上海市統計局局長王建平表示,不管從經濟轉型角度分析,還是與世界上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上海市6.8%的增速都是正常狀態,既沒有大幅下滑,也不應定義為速度偏低。當前出現的小幅回落,是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正常表徵。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東慢西快”的格局仍在延續。不過,由於中西部多數省份在增速換擋中結束了過去動輒兩位數增長的勢頭,因此,“東慢西快”的格局也有所變化,中西部省份快於東部的幅度在收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説,中西部地區省份的GDP呈現了分化,過度依賴資源能源的省份在轉型中的下行壓力要大一些,這都與各省份的發展戰略有一定的關係。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分析説,我國地區發展差距不斷縮小,而且中西部地區GDP增速確實有放慢跡象,這與中西部地區的重化工業面臨調整有關。

  潘建成指出,目前地區的GDP分化,本質上是轉型帶來的。越是靠資源驅動、靠低人工成本驅動的省份,下行壓力就會更大一些。東北、西北這些地方的資源消耗比較大,資源投入比較大,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也會明顯減弱。

  “進三退二”投資發力

  儘管各個省份的經濟增速走勢分化明顯,但經濟結構優化的態勢得到進一步確立。

  從産業結構調整看,前三季度,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2.4個百分點,但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準2.4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超過100%。第三産業各行業發展向好,其中,金融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9%;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1.8%。

  前三季度,福建省GDP同比增長9.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而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福建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魏克良説,這是2010年以來該省第三産業增幅首次高於第二産業。

  作為中部省份的安徽省,前三季度GDP增長8.7%。安徽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趙金寶説,前三季度,安徽省的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比分別由去年同期的34.7%、33.9%提高到36.6%和35.6%;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比由19.3%提高到21%。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各地充分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不過,與過去把大量資金投向資源要素和勞動力密集型産業不同,各地在優化投資結構方面也出現了明顯變化。

  前三季度,貴州省完成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2.4%。在貴州省的投資中,基礎設施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4.3%,基礎設施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39.9%;新興産業的投資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其中,資訊服務業投資47.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3%;生物制藥投資11.19億元,增長160.5%。

  平穩勢頭有望延續

  除上海取消GDP目標增速外,各省份均制定了今年GDP目標增速。從前三季度看,在31個省份中,有一半以上的省份GDP增速高於目標增速或與目標增速持平,這些省份在今年四季度完成GDP目標增速的難度應該不大。

  例如,天津市前三季度的GDP增速為9.4%,快於9.0%左右的目標增速。目前,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等措施的帶動下,天津市新註冊企業大量涌現,中小微企業增長較快,開發開放水準提升。四季度,隨著穩增長政策進一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提速推進,天津市經濟平穩運作的勢頭有望延續。

  廣東省統計局副局長朱遂文説,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股市和房市的基數開始走高,第四季度全省GDP增速上行難度較大,預計全年增速在8.0%左右,高於7.5%的目標增速。

  陜西省前三季度的增速為7.6%,明顯慢于10.0%的目標增速。不過,陜西統計局副局長張曉光表示,陜西目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對於東部發達省份還有巨大缺口,對於投資方與陜西來説都是巨大的機遇。從總體上看,四季度陜西經濟還會處在回升的通道之中,並有望重返經濟增長第一方陣。

  需要看到的是,一些長期以來過度依賴資源能源、重化工業佔比較大的省份,在“三期疊加”的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例如,山西省的目標增速為6.0%,不過,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僅為2.8%。在重工業密集的東北三省,吉林省前三季度的GDP增速為6.3%,已經接近全年目標增速6.5%。遼寧省前三季度的增速為2.7%,比上半年回升0.1個百分點,但明顯慢于6.0%的目標增速,幾無可能實現目標增速。黑龍江省增速為5.5%,慢于6.0%目標增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