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貿增速延續下滑態勢

  • 發佈時間:2015-11-09 05:38: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關總署11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我國外貿出口降幅擴大、進口降幅收窄,雙雙不及預期。

  據統計,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6萬億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23萬億元、進口8331.4億元,分別下降3.6%和16%。當月貿易順差3932.2億元,擴大40.2%。

  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93萬億元,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下降2%;進口8.47萬億元,下降15.2%;貿易順差2.99萬億元,擴大75.3%。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10月出口的再度下滑,表明外部需求仍然比較疲軟。從全球經濟看,短期內外部需求不會發生重大改善,出口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受前期人民幣貶值、企業加快出口交貨等因素影響,9月出口出現一定改善,但勢頭並不鞏固。”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李健分析指出,儘管國內推出了一系列外貿穩增長措施,但由於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仍然不振,外需依然呈現下行態勢。

  數據顯示,前10個月,除對美國、東盟出口分別保持2.4%、4.2%的增長外,我對歐盟、日本出口均出現明顯下降。目前,歐盟仍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但中歐貿易總值下降了7.9%,其中出口下降3.7%;日本為我國第五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下降了10.7%,其中出口下降了9%。與此同時,前10個月,反映貿易結構優化程度的一般貿易出口繼續增長,進出口比重有所提升,而加工貿易進出口的比重進一步回落。

  據商務部11月5日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秋季)》顯示,由於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貿易摩擦有所加劇,導致國際市場的需求會持續低迷,而這一態勢有可能會延續到2016年。

  “在勞動力成本增加、環境資源剛性約束加大等因素下,我國出口成本總體呈上升態勢,再加上世界經濟復蘇低迷,短期內中國外貿增速下滑的態勢尚難以扭轉。”不過,李健強調指出,在關注外貿增速下滑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進出口的下滑速度仍然慢于全球貿易的下滑速度,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出口份額還在不斷上升。

  專家表示,儘管當前進出口數據“不好看”,但我國外貿結構調整的趨勢向好,外貿競爭的新優勢正在集聚。以高鐵、核電、電信設備製造等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優勢正逐步顯現,從人口紅利向人力資源紅利的轉型正在加快,成熟的産業配套體系及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等,都將對我國外貿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