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引領創新的“火車頭”

  • 發佈時間:2015-11-09 01:31: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張 蕊邸 金杜 英

  “印軍勞模創新工作室,”這個以名字命名、由勞模組成的技術創新工作室顯得很神秘。

  走進嘉峪關車輛段輪軸車間時,這個37人的團隊正圍著設備,顧不得身上沾滿油污,激烈探討輪將軸探頭修磨器改在滑槽內如何進行探頭修磨的問題。“凹槽修磨後絲毫不差,制動梁卡得穩、好轉動。”印軍邊講邊演示,顧不得手上的油污在褲子上留下五指印。

   打硬仗在困難中破堅冰

  “遇難化簡、妙手回春,印軍是我們段技術青工的偶像。”在車間,印軍有一批鐵桿粉絲,大家叫他“神探先生”。因為他具有紮實的車輛探傷專業知識,也擁有多項技術革新成果。

  其實,征服粉絲靠的就是一股拼勁兒。

  探傷間原有的制動梁探傷機,因設計缺陷只能裝入L型方頭制動梁,圓形槽鋼型制動梁無法進行探傷作業,成了一大難題。

  印軍的團隊主動請纓,經過1個多月的反覆試驗和實際操作,制動梁探傷機夾頭成功由頂針型改裝成凹槽型,實現了固定穩、易轉動、便探傷的目的。“端頭的頂針如不去掉,制動梁就轉動不利了,師傅你是怎麼想到的?”試驗成功後,徒弟王希靜一臉仰慕神色,“學習、經驗加實踐,啥問題都是這樣解決的!”印軍朗朗地笑著。

  類似難題一項項攻克,在團隊裏燃起了鑽研的火苗,技術創新成為一種風尚,人才個體優勢發展為群體優勢,“印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應運而生,如今已是一個標桿。

  傳幫帶在實踐中出真知

  “經驗和技術就是要分享和傳承的,年輕人接受能力強,有個人帶,進步更快。”印軍帶徒弟時最喜歡和他們探討,共同琢磨,“最好的辦法是讓徒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熟悉生産管理、熟悉設備現狀、熟知工藝標準是我們的優勢,培訓在一線、實踐在一線、成長在一線是我們的目標,印軍對徒弟的要求凝聚在這兩句話中。

  工作室的13名勞模成員每人分帶1至2名徒弟,嚴格選拔、定期考評,近年來收到良好成績:攻關組研製出的輪軸探頭修磨器使探頭報廢率由75%降到40%,贏得鐵道部“優秀成果獎”;團隊設計的制動閥配送盤解決了多配、錯送等問題,獲得2015年該段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團隊撰寫的《貨車RD2型無軸箱滾動軸承輪軸防塵板座超聲波探傷探討》獲甘肅省鐵道學會學術研討三等獎;其中的“校、看、摸、判、算”五字探傷法成為鐵路探傷工的必學“法寶”。

  “要知有沒有,就看一伸手,勞模就是牛。”參與兩次課題攻關的尹德進由衷讚嘆著。

  “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2008年,印軍獲得了鐵路人的最高榮譽——火車頭獎章,一步步走到榮譽的頂端,他依舊不敢鬆懈。他説,就像這枚獎章一樣,他還想做“火車頭”,帶領整個團隊去創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