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銀行業應如何發力?

  • 發佈時間:2015-11-07 13:09: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李延霞、吳雨)金融是經濟的血液,金融對實體經濟的“供血”能力和效率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面對新常態下經營環境的深刻變化,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銀行業應該如何發力?

  在薄弱環節上下功夫

  “當前我國資金供給總體比較充裕,但不少企業仍在喊融資難、融資貴,這與經濟下行期,商業銀行風險偏好下降有關,同時也反映出我國金融供給結構失衡,資金難以流到小微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金融之水向實體經濟傳導不暢,靠大水漫灌無濟於事,必須依靠結構性改革破解。“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

  除了資金的可獲得性,還有資金成本的問題。經過幾次降息,截至6月末,我國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46%,比年初下降0.46個百分點。但仍有企業感嘆融資成本沒有明顯降低。

  “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不僅來自於貸款利率。”北京藍潔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昊告訴記者,“比如在房産抵押時,房産部門指定一家評估機構,銀行業也指定一家評估機構,企業迫不得已花兩次評估的錢。”

  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廖媛媛表示,“十三五”期間,銀監會將通過加強存貸款定價管理、清理收費項目、縮短融資鏈條、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等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著力解決“融資貴”問題。

  在重點領域上拓空間

  今年光大銀行推出“綠色信貸風險評價體系”,擴大綠色信貸達標客戶的標準,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投放在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銀行信貸投向的調整,是新形勢下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拓展産業發展空間,支援節能環保、生物科技、資訊技術、智慧製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發展,支援傳統産業優化升級。

  銀監會表示,要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支援重點領域下功夫,基於“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支援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不斷提高綠色信貸服務水準。

  信貸結構的優化,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淩認為,銀行業需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盤活沉澱在僵屍企業、困頓于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投向具有發展潛力的真實高效的實體企業中。

  在産品服務上求創新

  創新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有力工具。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不高,一大掣肘就是創新不足,産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我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的轉換期,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順應形勢,積極開發符合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

  銀監會表示,銀行業要創新金融配套服務等體制機制,注重各類金融産品和金融服務的科學整合,積極探索“投貸聯動”等新模式,動態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特色金融需求,助推發展動力轉換。

  “金融機構要轉變經營理念,不能只看到短期財務利潤,要把中長期的發展與國家的戰略規劃結合起來,為企業提供綜合化、特色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曾剛表示。

  市場主體的創新,離不開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援。專家表示,要發揮國家引導基金、政府融資擔保體系等作用,降低風險,減少金融機構創新的後顧之憂。

  在健全監管中防風險

  防風險,是金融永遠的命題。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産總額達192.7萬億元,比2010年末翻一倍。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達1.59%,呈持續攀升態勢。

  廖媛媛表示,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情況有預判,有準備。她表示,“十三五”期間,要更加注重金融安全,包括持續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信用市場、流動性操作風險等方面的識別應對能力,加強全面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升銀行業系統性風險監管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新興金融業態迅猛興起,我國金融體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對現行監管架構形成了挑戰。

  “要加強監管部門機構和職能部門間的協調,促進監管協同和資訊共用,統一把握監管的標準和尺度,著力解決跨領域、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風險監管的問題。”廖媛媛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