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現重要積極信號 企業信心大幅回升

  • 發佈時間:2015-11-05 09:10: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所屬的國際市場新聞社(MNI)發佈的一份數據引起廣泛關注。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企業信心指數環比增長8.3%,創2011年3月以來最大升幅。MNI指數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烏格羅評價指出,種種證據表明中國企業已承受住了2015年最嚴峻挑戰的考驗,可以預期,隨著各項政策和改革舉措的持續發力,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將進一步放大,中國經濟的前景將更加光明。

  企業信心大幅回升

  從9月份的51.3大幅回升至10月份的55.6,這一變化一掃此前相關指標逐季下滑的態勢。據菲利普·烏格羅介紹,由於受到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響,MNI中國企業信心指數經過了一段反覆波動時期。雖然近幾個月一直上下波動,但總體來説信心回升顯現優勢,指數不僅高於7月份所創低點,而且與調查中的活動指標相吻合。

  中國企業對於未來一段時間新訂單、生産量、産品價格、就業的信心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具體就指標的構成來看,新訂單信心指數從9月份的57.7升至65.5;産量信心指數從9月份的60.4升至60.9;購進價格指數從9月份的45.2升至47.4;就業指數則從9月份的50.3回升至50.5。

  “融資需要承擔的利息,較年初已有明顯降低,這令我們在做出新的投資計劃時顧慮更少。”一位珠三角地區上市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在政府的鼓勵下公司正在加快淘汰企業過往老舊機器,換用生産效率更高的設備。

  “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評價認為,這一指數的回升表明企業對於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形勢以及自身經營活動顯現更為樂觀的心態。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吳文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經濟參與者的信心波動一般大於經濟本身的實際波動,這種波動反映了其對外部經濟環境的感受,而中國企業信心指數的回升無疑意味著企業家正從曾經的“過度擔憂”當中恢復信心。

  經濟亮點持續增加

  內因外因齊向好,企業信心始回暖。專家普遍認為,經濟結構開始改善、宏觀政策持續發力、企業自身不斷調整、改革預期有所加強等是10月份MNI中國企業信心指數回升的主要原因。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偉看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亮點持續增加、新興力量迅速成長是不容忽視的背景。張永偉表示,如今的中國在資訊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藥、醫療與健康、新能源汽車、智慧裝備等領域出現了很多新興産業群,這是增速非常快的一支新生力量,它們包袱小、起點高、創新意識強,有的企業在很短時間內就發展成為這個領域的全球領先者,在這些企業身上人們看到的是其加速發展的步伐,而很難看到經濟困難的影子。

  投資技術就是投資未來,技改投入增加亦是企業有信心最重要的表現。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份,全國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2276億元,同比增長12.9%,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佔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為36.2%,而在東部一些省份,這兩個比例更是分別超過了20%和40%。

  政策給力預期向好

  與此同時,及時有效的宏觀政策支援也被認為是企業信心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從2012年實施的營改增改革到今年上半年,政府已累計減稅4848億元。另一方面,隨著“負面清單”“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等措施的逐一落地,政府權力邊界不斷後移,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活力也被激發。

  張永偉強調,網際網路+、智慧製造、創新驅動、産業生態、平臺經濟等新思維、新戰略、新模式等不再停留在概念和文件層面,大量企業已經成為參與主體並因此受益,而這正是政策所期望的理想效果。

  “從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到明年即將出爐的‘十三五’規劃,一系列事關深化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會議和文件密集登場,無疑是企業預期改善的重要原因。”吳文峰分析,就反饋效應的角度來説,預期向好本身也會對經濟運作産生正面影響。(王俊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