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放緩提振歐美消費 餐館戲院火爆

  • 發佈時間:2015-11-05 08: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道港媒稱, 從全球市場動蕩到鱷魚皮手包銷量下降,所有一切都被歸咎於中國經濟放緩。一些人甚至説,這可能引發全球衰退。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4日報道, 然而瑞士信貸集團駐倫敦的全球經濟學和戰略部門聯席主管Neville Hill稱,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25年來的最低增速卻被證明對西歐和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是一種提振。

  報道稱,當中國經濟成長速度達到兩位數時,其對原物料的巨大需求推高了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這損害了西方經濟體消費者的購買力,而隨著成本上升損及利潤,這也壓制了企業信心。

  現在,這種情況出現逆轉。大宗商品價格的驟跌正在提振歐洲和美國消費者,並促進公司收益成長。

  “這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強力的意外收穫,”Hill3日在上海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已開發國家來看,出現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貿易衝擊,不利新興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出廠價通縮以及出口價格下降,使從T恤、工具、玩具到電視等各種商品變得更加便宜,使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得以在本地餐館和戲院進行更多消費。

  “中國正在出口通縮,但是對西方來説,這是一種好的通縮,而不是壞的通縮,因為這種通縮令我們的購物成本下降,但我們的出口價格卻上升了。”Hill表示。

  報道稱,這種觀點是微妙的。 Hill稱,亞洲新興市場將繼續因中國疲軟而受到打擊,巴西和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國將受損。

  但是他認為,對那些對中國出口比重佔GDP比例較小的西方大型經濟體(比如美國)來説,負面影響是可控的。

  “中國經濟放緩一直被與大宗商品價格的這輪下跌聯繫起來,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使全球經濟成長模式的平衡性大為改善,美國和歐洲的需求也因我們所看到的實際收入的增加而上升。”Hill表示。

  對歐洲和美國來説,近期經濟成長的改善“歸功於大宗商品價格的走軟”,Hill稱: “這是巴西帶來的另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