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體外膜肺氧合在危急時可支援心肺功能

  • 發佈時間:2015-11-05 01:31: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熱點聚焦

  “聽説過體外膜肺氧合(簡稱ECMO)嗎?”“知道在一些必要的時候,使用ECMO能夠延長心肺支援功能,從而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嗎?”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危重症中心主任侯曉彤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首先提出了上述問題。

  ECMO是指將血液由體內引出,經人工氧合器(又稱膜肺)氧合後,再回輸體內的生命支援技術,屬廣義體外生命支援(ECLS)方式的一種,狹義上可與ECLS通用。

  ECMO主要由氧合器、驅動泵、人工管路和體內血管插管構成,可全部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維持患者全身氧供和血流動力學相對穩定,保證重要器官的灌注,為等待恢復或進一步的治療贏得時間。侯曉彤説,“有一點必需明確,ECMO並非終末治療手段,它可以使心臟和肺臟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是可進行較長時間但仍屬臨時性的心肺支援。在中國ECMO還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手段。”

  記者了解到,1953年,Gibbon和他的助手研發出了第一台人工心肺機用於心臟直視手術,至今人們在探索體外生命支援的道路上幾經成功與挫敗。最早的一台床旁人工心肺機出現在1971年,直到1975年,Bartlett醫生第一次應用床旁心肺轉流成功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嬰兒,樹立了體外心肺支援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ECMO時代”的來臨。隨著ECMO在新生兒ARDS的應用成功,ECMO對成人呼吸衰竭的作用重新得到評估,它對心臟病矯治術後低心排的患者也有益處,可有效降低上述患者的死亡率和並發癥的發生率。

  為方便數據收集和資訊交流,1989年,多個臨床應用ECMO技術的醫療中心組成體外生命支援組織(ELSO),建立ELSO數據庫,提供ECLS標準化、教學和學術交流的平臺。我國則于2006年成立ECMO組織,加入ELSO。

  ECMO適用於嚴重的急性心或肺功能衰竭或其他需要臨時心肺支援的患者,其適應症分為以下幾類:其一是迴圈衰竭:心臟病矯治術後低心排、心臟移植術後右心衰、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心源性休克及其他心肌病變,還可用於急性肺動脈栓塞(PE)、PE術後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症候群的過渡治療。其二是呼吸衰竭:ARDS,如小兒及新生兒常見的胎糞吸入性肺炎、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新生兒頑固性肺高壓等,傳統治療無效時,ECMO可有效替代呼吸功能,為治療原發病贏得時間。其三是ECMO支援下心肺復蘇(ECPR)。其四是其他需要迴圈輔助的應用,如某些神經外科手術需體外迴圈者、氣道手術、中毒、溺水、PCI、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急症的支援治療。

  根據2013年ELSO發佈的數據,全球ECMO應用登記53190例,主要應用於呼吸支援。我國2012年共計報告ECMO病例399例,近八成患者為成人,74%用於迴圈支援,絕大部分都是在院內完成的。侯曉彤主任和他所領導的北京安貞醫院ECMO團隊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團隊,從2006年至今,侯曉彤及其小組已經完成近500例ECMO治療。

  侯曉彤告訴記者,以北京安貞醫院為例,2012年完成ECMO 51例,主要用於心臟外科手術患者術後低心排和心肌梗塞合併心源性休克的過渡治療,ECPR也是主要的適應症之一,僅有2例是用於ARDS的呼吸支援治療。此外,2012年全國開展ECMO的66家醫院中,83%的醫院只能完成10例以下ECMO,其中更有多達17家醫院僅有1例ECMO登記,大部分的病例是由不到10家醫院完成的。

  2013年,ECMO被正式寫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指南》,對傳統機械通氣治療無效的患者推薦使用。目前,國內只有幾家醫療中心積累了一定的ECMO經驗。

  侯曉彤認為,國內應大力發展ECMO,迅速制定並逐步完善ECMO的規範化管理;有計劃、有組織地穩步推廣ECMO規範,及時更新;重點發展兒科和呼吸衰竭的應用;定期舉辦國內學術研討,積極參加ELSO國際會議,增進交流,督促進步。他強調,“我們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但也不可坐失良機,學術上要奮起直追。臨床上的成功應用不僅使患者個體獲得良好轉歸,將促使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提高到更新的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