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貨巨頭尋求轉型主業偏移 頻頻並購海外零售品牌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59: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零售業終於迎來了新經濟環境下的業態更疊。傳統百貨巨頭的主業紛紛調整。與此同時,超市、家居賣場、品牌商也都啟動了新一輪的改頭換面。2015年必將成為零售業業態交替的元年。有太多的企業轉型故事值得我們聊一聊。

  推動中國零售業成長的百貨業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靠百貨發家的巨頭們弱化百貨,大型購物中心剔除百貨主力店。與之相對應的是,降低百貨業佔比、尋找新的盈利點成為巨頭們的共同課題。百貨業的發展似乎到了死衚同。事實上,作為最接地氣兒的零售業,沒有過時的業態,只有不與時俱進的淘汰。在這一現實下,百貨業在外部全渠道、網際網路化革新,在內部架構與戰略轉型的雙重變革中尋找方向。

  現狀篇

  邊緣態勢

  ●超半數百貨營收消化

  ●購物中心去百貨主力店

  ●開店數量僅購物中心1/5

  ●暫停開單體百貨

  零售市場的走勢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經濟增長趨緩零售形勢也顯現低迷,對於處在變革期的百貨業來説,生存與發展步履維艱。從上市百貨最新發佈的三季報可以看出,過半數企業營業收入下滑1%-5%。在凈利方面出現兩重天局面,部分企業通過並購保持增長,部分企業難以抵抗百貨主業增長的乏力,迎來固定剛性費用水漲船高的虧損。

  與過去十年相比,百貨業黃金時代不再。儘管行業內對百貨未來發展有不同聲音,但從王府井、百聯、大商、天虹、重慶百貨等巨頭的動向看,百貨業被不斷弱化。王府井百貨方面明確提出,發展戰略轉向購物中心與奧特萊斯業態,不再開發單一百貨業態門店。

  在百貨業走下坡路前夕,上海百聯及早調轉船頭,將重心轉移到奧特萊斯與購物中心業態發展中。目前,百聯已擁有5家奧特萊斯門店,在經營業績增長和投資回報率方面都明顯優於百貨。不過,由於眾多零售集團加入,奧萊發展出現過剩,品牌資源四散、欠缺專業運營等讓很多項目淪為爛尾。

  作為區域百貨翹楚,天虹商場、重慶百貨、大商股份也重新梳理了業務架構。天虹商場嘗試進入購物中心與便利店新領域,並剝離了部分城市虧損百貨店。重慶百貨探索跨境電商和金融業務,但從目前來看,公司業績受新業務影響較大並出現大幅下滑。

  百貨業態的危機感不僅來自巨頭的不斷弱化,在購物中心內作為主力店的百貨也不斷被邊緣化甚至已不在規劃設計、招商考慮範圍內。今年陪伴東方新天地成長的晨曦百貨撤店;與萬象城捆綁開店的泰國尚泰百貨全面撤離中國;在朝陽大悅城與永旺百貨分手後,中糧旗下大悅城産品線再無規劃百貨主力店。過去佔據購物中心黃金區域的百貨不斷被排擠,受多重因素影響,百貨主力店地位受到撼動。

  主業偏移

  ●轉向購物中心與奧特萊斯

  ●涉獵跨境電商、金融服務、便利店、商業地産

  ●雙主業轉型

  從行業發展和消費習慣轉變來看,以商品售賣為主的百貨有些脫節。在百貨業蟄伏期內,大多零售商考慮新出路。在新業務選擇上,以零售為主的企業多數選擇與主業有相關性的購物中心與奧特萊斯業務為新盈利點。王府井、首商股份等都將奧特萊斯和購物中心視為朝陽板塊。王府井還將收購的春天百貨太原店變為王府井奧萊,這也是原中國春天百貨旗下各門店逐步轉型更名的信號。

  在行業變革期,部分零售企業更願意嘗試進入新領域。重慶百貨利用公司現金流、供應鏈和客戶資源搭建金融服務平臺,保險公司和馬上消費金融均在今年投入運營。在跨境電商業務方面,重慶百貨也在不斷加強境外採購、跨境通關、保稅倉入庫等流程。儘管已從沈國軍掌管的銀泰體系中剝離,但有了阿裏網際網路基因的銀泰百貨也在加速探索跨境電商等新板塊。廣州友誼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改革項目,謀劃整體轉型雙主業運作。百大集團投資浙江百大醫療産業投資有限公司,尋找新增長點。

  在百貨業態低迷期,部分零售企業熱衷資本市場效益遠大於對主業經營重視度,企業對於主業的拯救多停留于O2O、全渠道等概念層面。在公司戰略制定上,多數在百貨主業上發生偏移,以涉獵金融、醫藥産業等尋找新增長點。在資本市場上造勢能為企業短暫止痛,但從長期發展來看,如果經營層面無法深化與創新,則無法解決企業的根本問題。

  強迫自營

  ●推出自有品牌、自營板塊

  ●與供應商深度聯營

  ●採買品牌,嘗試品牌總經銷、總代理

  自營被視為百貨業的出路之一,但百貨自營並非採買商品那麼簡單, 不僅需要有廣闊的視野,還要對倉儲、物流以及每一個品牌都有獨立的商品計劃。除了在商品採買與運營上要找對節奏,做推廣的市場部對於自營百貨來説也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於需要採買貨品,現金流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為了不佔壓太多資金,自營百貨需要及時將庫存消化掉。

  在長期聯營模式下生存,百貨企業對商品的深度經營管理已變得陌生,短期內百貨業尚不能完全回歸但已向自營過渡。重慶百貨方面已加大生産商對接力度,提高直營供應商佔比。百聯股份、王府井與利豐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共同開發自營品牌。百聯還推出自有影院品牌、“愛屋集物”品牌。王府井自有品牌“FIRST WERT”經過近一年商品的開發和品牌運營探索,逐步在王府井系統內推廣,並且配合王府井的重點活動開發獨有單品。

  不僅是自有品牌研發,百貨企業還通過品牌代理、收購等方式擴大自營業務。今年初,新世界百貨收購了Well Metro Group Limited,重點發展這家公司代理的 MOSCHINO、LOVE MOSCHINO和RED Valentino服裝品牌,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多地知名商場開出門店。“外資第一店”百盛也在創始人鐘廷森的帶領下,全球採買品牌滅掉價格虛火,為消費者和自己賺取更多利益。百盛還投資4000萬元與AUM Hospitality Sdn. Bhd.合資成立公司,引入4個獨家代理的餐飲品牌開枝散葉到百盛和百盛以外的門店中。

  趨勢篇

  改革先鋒

  ●引入事業合夥人制

  ●改善股權結構

  ●適當激勵計劃

  國企改革讓部分擁有國資背景的零售企業迎來發展契機,在關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商業類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依法獨立自主開展生産經營活動,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

  從今年開始,王府井、重慶百貨、廣州友誼等企業紛紛進入組織架構改革期。為了讓企業更有活力,王府井方面決定引入事業合夥人制,讓管理層持有股份。重慶百貨背靠重慶商社集團,是重慶國資委旗下惟一的商業上市平臺,擁有新世紀百貨、重慶百貨、商社電器、商社汽貿、商社化工等企業,未來或將通過引入戰投、推行股權激勵、加速資産證券化等方式深化國企改革。廣州友誼方面通過收購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啟“百貨+金融”雙主業模式,推動上市公司戰略轉型。

  從今年部分國企試點改革企業的動作來看,改革方向已基本清晰,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繼續深化,通過引入基金、民資、外資等資本讓股權結構變得更加合理,運營管理專業化以及適當的激勵計劃。根據相關預計,國企改革對部分企業利潤增長貢獻將超30%。

  抄底頻頻

  ●並購海外零售品牌

  ●抄底國內百貨

  ●逆勢搶佔核心商圈資源

  零售環境不景氣卻給了大商股份、成商集團等企業抄底的信心。今年,大商股份頻繁向外開拓,10月,新疆友好集團控股股東烏魯木齊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擬一次性轉讓大商股份16.15%公司股權,不僅成為國企混改的嘗試,也給大商今後的發展帶來更多想像。成都百貨業巨頭成商集團,豪擲百億元並購百貨資産,目前已吞下茂業國際旗下7家百貨店、收購成都仁和春天百貨100%股權。為了快速進入新城市,王府井百貨收購群力廣場佈局哈爾濱,華聯股份收購安徽、山西、內蒙古等5個項目擴大經營範圍。

  南京新百在母公司三胞集團的推動下完成英國百貨House of Fraser的收購。House of Fraser入華進入倒計時,南京新百方面希望借助收購成為A股龍頭上市百貨,並通過House of Fraser自營優勢和供應鏈渠道提升南京新百影響力。不過,外資百貨在華發展難免遭遇水土不服,尤其選擇二線城市開局,百貨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能否讓消費者快速買賬,實際難度不小。

  大型百貨公司集團收購業績下滑的單體百貨企業或商業地産項目,可以搶佔城市核心商圈,獲得潛在消費資源。部分企業認為,如果不能在這一輪並購重組浪潮中及時主動佈局,將可能錯失發展機遇,在持續兩極分化的百貨行業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不過,投資二線商業項目盈利能力不確定風險增大。

  一店一策

  ●運營管理區域化

  ●提升單店坪效

  ●總部放權門店

  縱觀上市百貨主營業務分佈區域基本全線下滑,上半年大商股份主業分佈的11個區中8個區域營業收入下滑,增長區域增速在0.3%-4.8%。重慶百貨主營業務四大區域僅有四川地區有4.22%的成長,其餘區域營收出現1.79%-8.47%的下跌。

  新業態、新渠道對傳統百貨分流加劇,能夠真正讓百貨企業扭轉局面,還需結合所在商圈消費特點,深入經營調整。王府井方面將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電商板塊業務單元拆分,分別成立公司。分散在全國28個城市的47家門店將實現運營管理區域化。門店總經理將發揮更大職能,需制定各自發展方案向區域中心負責人彙報,雙方共同研討經營方案,實現“一店一策”經營。

  廣州友誼方面通過豐富的經營元素,提升現有商店經營品質和效益。比如環市東商店圍繞剛需類、家庭式消費等調整商品;時代商店在原有城市奧萊業態基礎上,騰出部分樓層提高剛需類商品經營。

  “一店一策”式經營需要企業放權給門店負責人,不以制度約束門店發展。門店可根據所在商圈位置、消費群體構成、習慣等做出經營調整,提升門店選取不同毛利率産品、經營品類等自主權。總部需要給門店支援培養明星店長,但需要有一定激勵政策維護員工穩定性,將利益與負責人緊密捆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