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項措施叩響金融開放大門 更多跨境産品有望成行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45: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週五,央行、證監會等多部門聯合發佈《進一步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下稱《方案》)。《方案》共四十條,對推進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開放作出相關部署,其重點放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金融服務業開放和建設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加強金融監管等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自貿區金改方案的出臺,醞釀著新的機遇,將有利於推動期貨行業國際化進程。隨著未來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地,金融機構打開對外的大門,更多跨境産品有望實現。

  《方案》提出,規範自由貿易賬戶開立和使用條件,嚴格落實銀行賬戶實名制。支援經濟主體可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開展涉外貿易投資活動,鼓勵和支援銀行、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利用自由貿易賬戶等開展金融創新業務,允許證券、期貨交易所和結算機構圍繞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充分利用自由貿易賬戶間的電子資訊流和資金流,研究改革創新舉措。

  “這主要涉及金融機構利用自由貿易賬戶的問題,此前自由貿易賬戶主要針對一般貿易企業,其中做得最多的是跨境貸款和自貿區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滬上一家期貨公司自貿區營業部的負責人説,“資金池其實是最大亮點,但是此前不允許金融企業搭建資金池,也就是不支援套利和境外投資之類的虛擬經濟業務”。

  “我們之前做了很多跨境的産品設計,包括內外盤套利的産品,其實都在資金池和跨境借款以及內保外貸這三個層面展開的,但是最終都沒有成行”,他同時表示,“我們和銀行溝通過,想把産品的託管戶放在自由貿易賬戶裏,但自由貿易賬戶主要針對有套保需求的貿易企業。”

  上述負責人還告訴記者,雖然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可以做現貨貿易業務,但集團仍是金融企業,外管局對於跨境套利這塊的政策監管較為嚴格。“尤其8月份以來政策收緊,一些大型銀行也在逐步清理不合規的企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若金融機構利用自由貿易賬戶等開展金融創新業務,金融機構設計發行跨境産品將更具備便利性。據悉,目前跨境産品只能通過QDII這一途徑,但涉及資金出境、額度使用,以及投資標的等各項規定限制,審核嚴格。

  “QDII渠道有數量限制,同時需要支付一定成本,金融衍生品投資還要有套期保值的需求。如果繞開了QDII,可以降低成本,減少許多中間環節”,滬上某期貨公司總經理助理稱,若相關政策能夠進一步落實,那麼金融機構跨境業務的問題就初步解決了,期貨公司開展跨境投資將打破這一限制,對外投資的門將真正打開。

  不過,具體的配套措施還未正式出臺。“其實我們只是按照方案指引去猜測,更多是在摸索過程中,合作的境外公司是金融機構,會不會出現違規,怎樣設計産品,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前述負責人坦言。(記者 董錚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