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解讀“十三五”規劃建議:促進農業人口舉家進城落戶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29: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等角度展現了深化戶籍改革、改善生態環境及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等利民措施,並明確要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大力發展中國經濟。

  關鍵詞:落戶

  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專家解讀: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分析説,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的“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實際上是為此前提出的“城鄉戶籍統一”提供了路線圖。在談到“舉家進城落戶”時,陸傑華表示,建議裏説的“就業”主要是指年輕勞動力,而“生活”則包括他的家人。“舉家進城落戶”從客觀上講,對於解決農村留守的老年、兒童、女性等問題,是一種利好的信號。過去的年輕人單獨出來打工,容易造成對家庭的斷裂,形成了很多新的社會問題,而“舉家進城”概念的提出,也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新理念。

  在談到“居住證”制度時,陸傑華認為,建議提得很精煉,內涵還需要再豐富。陸傑華説,由於特大城市普遍面臨人口調控、公共財政的問題,包括如何與此前提出的“積分落戶”形成統一的制度,這些都需要細則進行完善,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解決,就很難做到讓這些“漂”在大城市的流動人口真正受益,真正享受到和戶籍人口一樣的基本公共服務,而沒有“可預見的前途”,就會形成新的社會問題。

  昨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談及城鎮化問題時稱,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讓有意願、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就是拓寬入戶通道。

  關鍵詞:軸帶

  建議提出: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

  專家解讀:

  從“經濟帶”到“經濟軸帶”,意在強調區域發展增長極將由點及面、連接成軸,最大限度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這實際上是強調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的戰略組合。”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指出,“四大板塊”戰略實施以來,中國區域發展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是,近幾年來出現了局部分化,尤其是東北地區和幾個資源大省,經濟增長率有所下降。因此,“十三五”是全面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的關鍵時期。

  張佔斌認為,“經濟軸帶”不僅是國家戰略,更要各地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在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同時推進區域一體發展,這樣才能真正讓“軸帶”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梁”。

  “在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利用好區域競爭的積極方面,克服區域競爭的消極方面。這就需要謀劃好區域發展的重點區域和重點方向,明確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途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王軍建議,“十三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要從過去主要依賴行政體制和行政手段推動,逐步向運用區域政策、區域法規等法律手段和市場力量推動轉變。

  ■其他熱點

  轉變方向帶動消費結構升級

  建議提出:著力擴大居民消費,引導消費朝著智慧、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

  專家解讀:“由生存型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由物質型向服務型消費升級、由傳統向新型消費升級是我國消費的發展趨勢,也是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表現。”商務部研究院消費與流通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麗芬説,未來,隨著服務業佔GDP比重不斷增加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服務消費潛力將不斷釋放。“十三五”規劃建議還提出,要促進流通資訊化、標準化、集約化。陳麗芬認為,流通是連接生産和消費的橋梁,通過“三化”能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從而為降低消費價格,提升消費便利性和滿意度創造條件。

  更進一步對民間資本開放

  建議提出: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專家解讀:細讀建議可以發現,“民營企業”“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的字眼在多個地方出現,涉及包括石油、電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銀行業等在內的多個領域。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從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到減少行政審批等舉措,意味著未來幾年企業發展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將進一步優化,民間資本將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有利於進一步激發中國經濟的活力。

   關鍵詞:價改

  建議提出: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

   專家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負責人説,這進一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價格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充分發揮市場決定價格作用,對促進公平競爭、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是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一步,也是“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的題中應有之義。

  根據10月15日公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科學、規範、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

  截至目前,我國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經由市場形成,但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價格改革還需深化。“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放開能源、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能源、電信等領域往往上游供應主體較少,下游與民生緊密相關。必須做整體設計,堅持價格市場化改革與壟斷環節監管並重,結合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樹傑説。

  價格政策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主動運用價格杠桿引導資源配置,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利於糾正市場失靈和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另一方面,價格改革與群眾生活關係緊密,特別是民生價格變動影響著群眾生活。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價格改革要穩步有序推進,尤其要強調兜住民生底線,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不能因為價格改革影響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這是推進價格改革要牢牢把握的底線。”他説。

  關鍵詞:環保

  建議提出: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檢查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線上環境監控系統。健全環境資訊公佈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開展環保督查。

  北京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潘濤表示,排放許可證制度是在國外推行了很多年,針對固定污染源排放十分有效的法律,各排污單位要根據許可證排污,許可證規定了排污的種類和數量等。污染物排放許可在我國推了很多年,但是尚不完善,“以前發放的許可證所反應的項目、要求都不明確,所以在監管上遇到許多麻煩。”

  針對意見裏提出的環境執法檢查垂直管理制度,潘濤解釋説,目前我國的環保監管體系是地方的環保部門對地方的環境品質負責,“也就是説縣對縣的環境品質負責,市對市的環境品質負責,省對省的環境品質負責,所以各級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監測隊伍。這次改革後,省的監測部門將直管省、市、縣的監測,環境執法也同樣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管理。“這一變化的最大優勢在於破除地方保護主義,避免某些城市為了追求GDP而犧牲環境的做法。

  潘濤表示,我國建立了實時線上環境監控系統,但是尚不完善,這一系統覆蓋的範圍還不夠廣。“一些國控源監管得比較嚴,但是再往下,有些污染源可能就沒有納入常規監測範圍。在監測過程中,污染源種類建得也不是很全。另外,這些改革強調了‘全國統一’,這點非常重要,我個人認為,一些點位和污染源監控由全國統一監控數據將更權威。”(吳婷婷 鄒樂?張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