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保企業實力發展壯大 要下好海外並購這步棋
- 發佈時間:2015-11-03 08: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企業自身實力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嘗試邁出海外並購的步伐。如首創集團繼去年收購紐西蘭固廢公司,成為環保行業最大的海外並購案例之後,今年又收購了新加坡危廢處理行業排名第一的企業。前不久,永清環保也完成了我國土壤修復行業第一宗海外並購案。巴安水務也正在籌劃收購普拉克等歐洲環保資産。
環保企業海外並購“風起雲湧”的背後,反映了企業通過外延式擴張做大做強的決心。這種衝動其實不難理解,縱觀一些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細分行業巨頭的發展史,往往也是一部不斷兼併、收購的歷史。通過跨國並購,有利於企業彌補自身業務“短板”,快速進入新領域。如首創的環保業務過去主要集中在水務産業,固廢業務有限。通過收購,首創的整體戰略佈局得以完善,固廢業務所佔比重迅速提升。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環保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競爭加劇,部分環保企業打起了借海外並購加強自身技術儲備的算盤。很多發達國家的環保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管理經驗,正是我們所欠缺的。通過海外並購,有利於引進、吸收先進的環境治理技術和經驗,為我所用。如永清環保正是看準了“土十條”即將出臺、土壤修復市場即將開啟大門的機遇,提前作出技術佈局,以搶佔先機。
隨著我國治理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生態文明建設有望納入“十三五”規劃,環保産業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巨大的治理需求,將催生一批環保行業龍頭企業。目前我國環保行業的整體集中度不高,環保企業的規模以及實力普遍偏弱,與治理要求不相適應。應鼓勵環保企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實現裂變式加速發展,成長為行業巨人,承擔起環境治理重任。
當然,“走出去”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目前,我國環保企業海外並購標的規模整體偏小,以收購技術類公司居多,運營管理類的公司偏少。主要是由於新興市場存在一定的風險,對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情況不熟悉的企業難免會“嗆水”。一些國際收購還會遇到所在國的阻撓,面臨審批無法通過的風險。我國企業應未雨綢繆,做好相關諮詢和風險評估工作。
此外,國外的技術雖然先進,但也可能由於投資、成本較高,面臨“水土不服”、難以推廣的尷尬。應結合我國的國情,做好技術的消化吸收工作。比如一些固廢處理技術建立在國外垃圾分類比較完善的基礎上,拿到國內來可能就行不通。如果對這種技術進行改造的代價太高,還不如在國內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因此,在引進之前,企業要充分做好技術和市場的調研、論證工作,不宜盲目開工。
海外並購,既是高招,也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考核和檢驗,期待更多的我國環保企業下好這步棋。(原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金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