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坐飛機想舒服要交“伸腿費”,是否合理?

  • 發佈時間:2015-11-03 05:35:04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選座付費”從國際航線延伸到部分國內航線

  坐飛機想舒服要交“伸腿費”,是否合理?

  □本報記者 王楓林

  市民吳女士近期有出遊的打算。她在某家航空公司官網上訂機票時卻發現一則“一元選座”的促銷資訊:“旅客可通過付費選擇100元的國內航線經濟艙第一排和緊急出口等大空間座位,旅行結束後可獲得一張99元的機票代金券,在下次購買機票時可以直接當作現金使用,抵扣機票票款。”

  “以前要選一個好一點的位子,先到先得即可,現在幾個小時的國內航線選座位都得另外交錢了,無法理解啊。”吳女士有些不解。

  據了解,春秋航空是國內第一個在“選座付費”領域吃螃蟹的廉價航空企業。而國內四大航空公司中最早推出“收費選座”的是海航,2013年5月海航開始嘗試涵蓋了北京至西雅圖、芝加哥、柏林、莫斯科等目的地的多條國際航線,僅限于經濟艙第一排和緊急出口區域的座位,費用為500元。

  今年以來,航班“選座付費”遍地開花,南航、東航、廈航、國航紛紛在部分國際航線實行該項服務。更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連飛行時間只有幾小時的部分國內航線也開始“選座付費”了。

  現象:“選座付費”先從國際航線開始,近日國內航線也試行了

  國內航空公司“選座費”現狀如何?記者先給大家梳理了一番。

  “選座費”的由來最早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保證票價低廉的前提下開發的增值服務項目,既滿足部分旅客的額外需求,又能增加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收益。春秋航空是首個試水“選座付費”的廉價航空公司。比如在國際航線上,其經濟艙的第一排、第二排、前部、緊急出口以及後部分別收取130元、80元、50元、70元以及20元的“座位費”。

  至今,九元、中聯航、西部航空等廉價航空的所有航班都是有這一服務的。

  2013年5月,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海航開始嘗試在北京至西雅圖、芝加哥、柏林、莫斯科等目的地的多條國際航線上收“選座費”,僅限于經濟艙第一排和緊急出口區域的座位,費用為500元。

  到目前,東航、南航、國航也都推行了“選座費”,涵蓋了多條國際航線,費用在50—600元不等。

  比如,東航在今年1月份推出的“選座付費”産品,涵蓋上海浦東機場始發至紐約、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多倫多、倫敦、法蘭克福、雪梨、墨爾本、羅馬等10條往返國際航線,以及上海浦東機場始發至巴黎、夏威夷等2條單程國際航線;南航的“付費選座”産品,涵蓋廣州始發的雪梨、洛杉磯、倫敦等12條歐美澳國際長航線,相關航班經濟艙的第一排和緊急出口位置等空間較大的區域,可進行付費選座,價格在300—600元不等。

  四大航空公司紛紛試水“選座付費”,其他航空公司也打起“小算盤”。今年7月30日,廈門航空正式推出收費選座業務,首期收費座位為波音787客機經濟艙首排41E、 41J、 41K、 41L ,旅客花費600元/位就可以享受活動空間較大的座位。

  到了今年9月份,國航將“選座付費”擴張到國內航線。在北京出港的國內直飛航線中,經濟艙第一排以及緊急出口等大空間座位需付費100元。10月15日,海航表示,在北京、海口、西安、太原的出港國內航班經濟艙第一排加收100元“選座費”。

  調查:超八成網友認為“付費選座”不合理

  網友們把“選座費”調侃為“伸腿費”,也就是説,以後乘坐航班要想選一個好座位,可以舒舒服服伸腿的,可能得另外交錢了。

  幾天前,一項為此展開的網路調查表明,參與討論的新浪微網志網友中有82.2%認為航班“選座費”不盡合理,14.5%的網友認為這項收費合理,“符合市場需求”。

  一位投反對票的網友表示:“經濟艙和頭等艙由於搭乘環境以及服務不同,機票價格有所區分可以理解。而同樣都是經濟艙,只是座位不同,航空公司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就要求‘付費選座’,這擺明是在漲價!”

  杭州海外旅遊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小倪在朋友圈調侃“付費選座”時説道:“4個小時內的國內航班也不要花那錢,上飛機前使勁玩,玩累了就在飛機上好好休息,即便是長途飛機超過8小時,上了飛機多喝幾杯紅葡萄酒白蘭地啥的,之後睡個七八個小時……下機!完美!”

  某線上旅遊商杭州分公司負責機票業務的王先生對記者説:“和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全服務航空公司為乘客提供的應該是更全面、到位的服務,這些成本應該已經包含在票價裏面。目前推出國內航班也‘付費選座’,對乘客而言,除了位子略寬,其他服務都沒有明顯區別,比如行李額度、優先登機、餐食等方面,性價比不高。如此下去,全服務航空公司和廉價航空的競爭優勢會越來越弱,經營模式甚至如出一轍。”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則認為航班“付費選座”屬於“收費合理”。“國外很多航空公司都在諸如優先登機、行李托運、餐食等項目上提高附加費,並取得不錯的盈利。有些旅客喜歡坐寬敞的位子,以前這些位子是先到先得,現在通過‘付費選座’的方式更為合理一些。對航空公司來説是進一步實現了服務的多樣化。”

  航空公司:

  參照國外做法

  滿足旅客個性化需求

  由於在國際民航界並沒有關於是否可以“付費選座”的統一準則和明文規定,因此,國內航空公司推行“選座付費”服務的可行性主要取決於航空公司與旅客的供求博弈。

  業內人士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客觀看待“伸腿費”。一方面,航空公司擁有自主經營的權利,座位預選付費服務作為一種增值服務,已成為國際上很多航空公司滿足旅客個性化需求的慣例。另一方面,旅客擁有自主選擇權,如果不同意航空公司的“付費選座”規定,完全可以“用腳投票”,拒絕“付費選座”。

  據不完全調查,至少有10家外航在涉華航線上推行付費選座産品,包括英航、漢莎航空、法航、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全美航空、澳大利亞航空等。對於大空間座位普遍收取600—1000元人民幣不等,比如法航在北京—巴黎航線的航班上緊急出口的座位費用為588元。

  國航相關負責人近日回應稱,國內旅客對“選座付費”的態度是褒貶不一,但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做法,旅客如果能接受,自然會推廣開來,如果不能接受,想收費也沒人掏。

  南航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只是投放了少量航線的少量熱門座位進行“付費預選”,是進一步細分市場。購買該産品的旅客一直在持續增長,比如7月份累計銷量環比增長26%。

  東方航空浙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喻女士對記者説,目前東方航空公司的“付費選座産品”僅限于在上海浦東機場始發的部分國際航線上。在杭州蕭山和寧波始發的共17架空客A320飛機上都沒有實行“付費選座”。“是否會發展到杭州始發的航線上來也不好説,得看市場的反響如何。”她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