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C919亮相首日,西子航空拿到上億元訂單

  • 發佈時間:2015-11-03 05:35:01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C919大型客機昨總裝下線,重要艙門出自“浙江製造”

  C919亮相首日,西子航空拿到上億元訂單

  □本報記者 洪慧敏

  昨天上午,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在中國商飛公司新建成的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正式下線。這意味著我國在航空製造領域邁出重要步伐、取得重要成果,正式躋身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大型客機研製能力國家的先進行列。

  中國商飛公司副主任師陳盧松昨晚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通過開展民用飛機的研發、製造,會對傳統製造企業有質的提升,能推動中國製造産業往高精尖方向發展。”

  在這條通往“高精尖”的路上,有浙江民企紮實的腳印。作為C919項目九家機體供應商中唯一的民營企業, 浙江西子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簡稱“西子航空”)昨天拿下500多架C919大型客機的艙門生産供應訂單,總金額達上億元。

  “西子”艙門涉及30多項航空特種工藝技術

  “飛機推出來時,我幾乎一伸手就能碰到它。當時心裏非常激動,很振奮!”浙江西子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傅雲,昨天傍晚高興地對記者説。

  西子航空承接的是C919大型客機的應急發電機艙門(RAT門)和輔助動力裝置門(APU門)的研製工作。

  昨天淩晨5點,傅雲等人從杭州驅車趕到上海,進入中國商飛公司新建成的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內。

  臨近上午10點,傅雲和早已守候在廠房內的其他飛機製造者、媒體記者和各種膚色的供應商激動起來。傅雲後來向記者回憶,“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歷史時刻!”

  儀式上,C919大型客機被緩緩地推出來,碩大的白色身軀光鮮靚麗。傅雲又驚又喜。

  實際上,早在今年8月份,傅雲等人去為C919安裝艙門時,已經見過它了, “我們當時去裝的時候,機頭、機身都對接好了,但細節還沒對接好,整個飛機噴的是綠色底漆……”

  現在,西子航空研發製造的艙門,已經穩穩地安裝在C919飛機的機頭側下方,原本綠色的底漆已被白漆所覆蓋。艙門高約1.4米,寬約0.5米,也就相當一個小孩的高度。

  “應急發電機艙門就好比C919的‘肚子’,技術人員打開它,就可以進入機體內部進行檢查維修等。”傅雲告訴記者。

  別小看西子承擔的這兩個C919艙門,它們涉及了30多項航空特種工藝技術,涵蓋數控機加、鈑金成形、熱表處理、金屬膠接、理化測試、複合材料、部件裝配等過程,結構複雜,科技含量極高,達到國際高端水準。

  全球飛機“大佬”都成了西子航空客戶

  實際上,作為製造業大省的浙江,很多傳統製造企業正面臨轉型和升級。它們有的仍處在迷茫和痛苦中,有的已轉型搞網際網路,有的轉型做體育産業,有的轉型做跨境電商

  西子航空董事長王水福認為,前30年,傳統製造業是按需生産,浙産的皮帶、打火機等以量取勝,對産品的品質關注比較少;未來30年,是以産品品質取勝的時代。

  “掌舵人”的這種認識,讓西子航空一直以製造業為本,“我們沒有過多地投入到虛擬經濟中去。”

  傅雲認為,實現“中國夢”,必須依靠先進製造業,而實體經濟能帶動更多的就業,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如今,西子航空已經成為了我國中航工業、歐洲空客、美國波音、加拿大龐巴迪宇航的供應商,為蛟龍600特種飛機,空客A320、A350,波音B777、B787,龐巴迪Q400等機型提供零部件。

  成果>>>

  六年研發製造,至少投入5億元

  昨天上午,不同國籍的飛機供應商濟濟一堂,當場向中國商飛公司訂購了C919飛機。

  “目前商飛公司累計訂單達到了500多架。就相當於我們拿到500多架(飛機)艙門的生産供應訂單,我們要生産1000多個艙門。”傅雲告訴記者。

  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一個飛機艙門售價“不會比一輛寶馬汽車便宜”。

  也就是説,C919在上海總裝下線“誕生”的第一天,西子航空就獲得了總額上億元的訂單。

  據介紹,從最初的研發到如今進行成功製造,西子航空用了六年時間,先後在杭州成立了浙江西子航空工業有限公司、浙江西子航空緊固件有限公司,又在瀋陽建了瀋陽西子航空産業有限公司,研發製造飛機艙門零部件,“整個資金投入至少5億元”。

  在西子航空看來,未來的前途更是一片光明。“航空是朝陽産業。按照估算,未來20年,整個世界需要2萬多架飛機。也就是説,即使不拿新單子,我們都可以幹20年。何況C919有30年的壽命。所以,説造飛機的前途是很光明的。”傅雲説。

  浙江民企為飛機製造帶來了競爭活力

  昨晚,中國商飛公司副主任師陳盧松接受了記者電話採訪。

  作為舟山老鄉,他對浙江傳統製造業也頗為關注。“浙江老闆思維非常靈活,哪有市場熱點,他們就流到哪去。但是,有些浙江老闆缺乏耐心,缺少對每一個細節都負責任的態度,無法沉下心,扎紮實實地長期做好一件事情。”

  C919大型客機生産中,為什麼引進了浙江民企西子航空?陳盧松告訴記者,其中一個考慮的因素是,引入民企西子航空,則能帶來“鯰魚效應”,引入競爭機制,給飛機製造帶來競爭活力。

  在陳盧松看來,“飛機是工業集大成的産業,飛機産業還會帶動材料、系統整合和安裝等其他産業質的飛躍和發展。通過民用飛機的製造開展,老的傳統製造企業會有質的提升,能推動中國製造産業往高尖端方向發展。”

  據了解,根據工程發展階段計劃安排,C919大型客機首飛前需要完成系統調試、試飛試驗設備和儀器安裝等工作,計劃于2016年首飛。

  聲音>>>

  沉下心來搞研發製造,才有光明的未來

  業內認為,飛機製造業是“工業之花”,幾乎涉及所有的工業門類,能帶動中國的傳統製造業升級成先進製造業。

  據介紹,“中國製造業2025”國家綱要中,新材料就是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我們現在研發的航空艙門新材料,就是‘中國製造業2025’的典型代表之一。從研發生産艙門開始,我們把航空製造業的先進理念引進來,並學到了非常嚴格的項目管理方法。這些技術最終都將引入到電梯、鍋爐等我們涉及的其他製造業領域。”傅雲告訴記者。

  西子航空的“故事”,對浙江其他傳統製造業帶來什麼啟示?傅雲沉思了一下,説:“我覺得,傳統製造業的一個重要出路就是回歸到‘製造’,一步一個腳印,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沉下心來,扎紮實實搞研發搞製造,才能最終落到實處,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未來。”

  ■評論

  大飛機下線

  放飛“製造強國夢”

  大型客機的研發和生産製造,是一個國家航空水準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製造業實力的重要標誌。幾十年來,我們因種種原因錯失研製自己的大飛機的機遇,一直處在“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時代。“10億雙襪子換一架飛機”的説法,反映的正是我國在航空製造等高技術方面技不如人的尷尬,讓多少中華兒女難以釋懷。

  讓自己製造的大飛機飛上中國的藍天,成為無數中國人的夢想。從2008年開始研製以來,C919共規劃102項關鍵技術攻關,全國20多萬人參與其中。從飛機設計研發到適航取證,從項目制改革、供應商管理,到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從堅持“主製造商-供應商”發展模式,到“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諸多“零的開始”,終於鍛造了C919今天的下線,多少人為之奮鬥的“飛天夢”正在逐步實現。

  從追夢到築夢,需要的不僅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還需要創新精神,責任擔當。幾十年來,幾代研發者為之不懈奮鬥,有為國産飛機堅守30年的“大國工匠”,有為C919放棄國外高薪要職的專家,有將飛機視為終生事業的莘莘學子。C919的正式下線,正是對這群追夢人的最好回報。

  中國經濟要實現中高速增長、邁上中高端水準,實現更高品質和效益的發展,絕不能沒有自己的高端製造業。C919的正式下線,産業帶動和標誌性作用絕不可小視,如同響噹噹的“高鐵實力”和“高鐵自信”,大飛機也能在加快科技發展、佔領高技術制高點方面帶給我們更多自信。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