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末或有結構性機會

  • 發佈時間:2015-11-02 07:29:51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市場從6月中旬大幅下跌,到9月份才逐漸喘定氣息。10月以來大盤回暖,市場情緒逐漸好轉,“嬰兒底”、“牛市來了”的聲音再度出現。近日披露的多份公募基金三季報中基金經理對四季度行情看法分歧較大。多數基金對四季度行情偏向樂觀,認為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深圳特區報記者 上官文復

  ●大部分公募基金相對樂觀

  由於三季度A股出現了較大下跌,市場的風險偏好發生了顯著改變。在基金公司近日發佈的三季度報告以及四季度策略報告中,多數公募基金認為A股市場去杠桿過程已基本完成,四季度會延續震蕩行情,四季度市場將迎來新的佈局機會,網際網路 、新能源 、高端製造等新興産業仍是未來主要投資方向。

  博時基金近日在其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四季度A股市場的主要矛盾是關於創新和改革的預期,出現反彈的可能性較大,投資風格可能偏向消費、科技和設備製造等。博時基金提出,四季度配置講求“勝戰:求新求進”。權益類資産在四季度會有小幅上漲。成長性企業,尤其是成長性的民營科技企業有望收漲,週期類板塊較可能收平或收跌。超配行業包括基礎化工、輕工製造、農林牧漁、電腦等行業板塊。不過,第四季度權益類機會較有可能出現在前半程。

  易方達價值精選混合基金三季報認為,四季度資本市場去杠桿的程度已接近尾聲,資金流出市場的速度趨緩,預計市場整體將出現較大幅度震蕩,個股將出現明顯分化。經過近期市場的巨幅調整,預期四季度將存在結構性機會。基於以上判斷,基金將在四季度逐步提高倉位,增加對新興成長股的配置比例。維持以競爭優勢明顯、估值合理的穩定成長公司為核心的持倉結構,並在中小市值股票中尋找能超越週期的個股。

  嘉實基金投資策略報告認為,四季度在政策繼續發力穩增長、無風險收益率下行、快速去杠桿基本結束、匯率階段性企穩、估值處於相對底部區域、十三五規劃出臺等因素影響下,階段性情緒修復有望進行,結構性機會顯現,當然過程會存在反覆。從行業和主題來看,四季度相對看好的有生物制藥與醫療服務、資訊安全、農業、新能源,以及國企改革、放開二胎以及工業4.0等概念板塊的機會。

  匯添富移動互聯基金三季報認為,四季度市場處於均衡態勢,有結構性投資機會,經過市場的大幅調整,很多股票跌幅超過7-8成,部分股票已經凸顯了投資價值。而現階段正是佈局這些股票的大好時機。移動互聯行業的成長空間巨大,網際網路的影響正在從淺層次的影響到深層次革命性改變與顛覆傳統的行業。該基金將重點考慮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電商、網際網路醫療及大數據和資訊安全的投資機會。

  海富通精選基金稱,考慮到四季度資金面依然寬鬆、宏觀經濟有望獲得改觀,預計四季度A股市場總體風險不大,結構性機會、主題性機會值得持續關注。

  ●部分基金對後市持謹慎態度

  在基金的三季度報告或者第四季度策略報告中,有部分基金對後市行情表示謹慎。

  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三季報中稱,四季度股票市場仍然不具備大的做多機會,儘管主要的股票指數在短期內已實現較大幅度調整。從估值角度看,目前股票資産的估值仍然處於高位,市場並沒有形成價值底部,即使從長期投資角度看,公司股價的吸引力仍有限。

  廣發大盤成長基金三季報稱,進入四季度,市場似乎又開始恢復信心,對小股票的熱情也開始上升。基於對小股票業績情況的判斷以及對市場估值水準的理解,仍維持對小股票的謹慎,也擔心小股票的泡沫會進一步拖累股市以及經濟的發展。

  上投摩根大盤藍籌基金三季報表示,經過前期下跌後,部分個股的估值已經具備投資價值,市場在四季度存在一定的反彈要求,但在預期上市公司難以根本好轉和去杠桿持續的背景下,預計四季度市場的風險偏好難以大幅回升,在存量博弈階段市場上行空間有限,整體將呈現震蕩整理格局。

  國泰金馬穩健基金三季報表示,四季度影響A股的主要因素,已從國內宏觀、去杠桿因素,轉移到國際市場的波動以及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上來。A股仍然處於區間震蕩和存量博弈的過程,趨勢性機會還難以出現。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經理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四季度不會出現大的投資機會,市場可能上下震蕩盤整 。當然在政策面推動下,也許會有局部結構性行情,前期熱點如新能源汽車美麗中國等板塊還會分別演繹行情。因而投資者宜保持謹慎 ,控制好倉位。

  ●新發基金對權益類資産謹慎

  “紅十月”行情的出現,股票型基金的發行數量也停止了此前的下滑勢頭,促使基金公司的發行熱情略有回升。據媒體報道,從10月19日到23日當周共有8隻新基金成立,相較此前一週的1隻有了大幅提高。然而,從10月份新發基金類型上看,市場對權益類産品還是比較謹慎。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10月份共有43隻新基金開始發行,較9月份的23隻近乎翻倍。不過,在10月份的新發基金中,有近一半為債券型和貨幣型等固定收益産品,即便是在可投向股票的産品中,也有9隻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5隻偏債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僅有5隻。從類型上看,新發行産品整體側重於低風險投資。

  從新成立基金募集規模上看,投資者反應也偏冷淡。上周新成立8隻基金中募集規模最大的是天弘鑫安保偏債混合型基金,募集資金7.39億元,平均單只基金募集規模2.97億元,不足3億元,而今年前6月的新基金首募平均規模為20.49億元,差距甚大。

  公募基金等機構對後市存在分歧,特別是對全面牛市能否重新啟動缺乏認同。從三季報來看,基金對後市的分歧還表現在倉位差別上,樂觀的偏股基金經理大舉滿倉,看空者輕倉或幾乎零倉位。

  透過部分基金機構對後市的較大分歧,不難發現為何上證指數近期于3400點附近徘徊多日。據統計,10月26日降息降準被公認為利好股市,卻沒能促成短線大漲行情,相反滬深兩市資金有447.13億元借機出逃。上周滬股通凈賣出46.17億元,連續8個交易日呈現凈賣出。另有統計顯示,中小板創業板個股主力10月26日至29日資金凈流出100多億元。

  不過有證券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市場已經出現過深幅下跌,場外資金密集,市場風險偏好加大,因而做多風險相對較小。也有分析認為,A股市場10月以來的回暖屬於修復行情,有助於改善投資者情緒,但尚難判斷能否升級為反轉行情。3400點至4200點是前期成交密集區,若機構分歧不改,未來行情可能繼續上下震蕩,但主題性行情還會存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