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硬體創新需跨過三道坎

  • 發佈時間:2015-11-02 05:49: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智慧硬體顯然是個“熱詞”——蘋果iWatch正式發售,谷歌推出頭戴手機盒子,SONY發佈健康醫療智慧硬體,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三巨頭紛紛佈局智慧家居生態圈,從智慧插座、智慧手錶到體脂秤、自行車,種種智慧硬體讓人眼花繚亂。

  但另一方面,iWatch在4月發售的“火爆一時”後,銷量跳水90%;資本市場對國內智慧硬體創業團隊的態度同樣“寒流”來襲。數據顯示,完成天使輪到A輪融資的智慧硬體公司超過270家,而完成B輪融資的僅有18家。絕大多數智慧硬體創業團隊只是“曇花一現”。

  曾經紅紅火火的智慧硬體到底為何遇冷?智慧硬體創業團隊的綜合實力從何而來?創業成功,到底需要跨過哪幾道坎?

  “量産關”考驗控制力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的一份智慧硬體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8月,智慧硬體市場中只有65%的産品得到量産,16.6%的智慧硬體仍然停留在概念上,在原型和産品上止步不前的分別佔據了13.4%和5.1%。

  大量智慧硬體産品過不了“量産關”,正是由於創業團隊對供應鏈的控制能力有限。易觀智庫分析師楊帆表示,做一款軟體,用戶規模與成本之間沒有明顯的比例關係,但生産智慧硬體,其成本與産量息息相關。智慧硬體不僅需要高成本,在工藝問題、備貨與壓貨、第一批用戶獲取、線下鋪渠道、産品售後等環節均有可能面臨不小挑戰。“不少團隊對量産後供應鏈的控制難度估計不足,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缺乏預估。”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汪華表示。

  供應鏈能力對智慧硬體企業意味著什麼?小米路由器事業部總經理唐沐表示:“你的供應鏈能力強,意味著當你想要貨的時候能得到數量足夠的元器件,當你要讓這個東西變得足夠便宜的時候,供應商能夠把價格降下來。”

  不過,在供應鏈方面,第三方服務平臺正在快速興起,幫助智慧硬體創業團隊解決供應鏈問題。一方面,位於産業鏈上游的諸多企業開始切入,比如電子元器件採購平臺科通芯城和雲漢芯城。科通芯城旗下的“硬蛋”已與微軟、英特爾、博通、飛思卡爾等電子製造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形成了以供應鏈為核心的開放生態系統。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京東、國美線上等電商平臺也開始為智慧硬體團隊提供服務。京東金融副總裁姚乃勝表示:“京東想要使平臺性的服務變得簡單,創業團隊只要有一個靠譜的想法,剩下的設計、供應鏈、生産、市場行銷、資金和用戶,京東都幫助解決。”阿里巴巴則在製造環節為智慧硬體團隊提供一高一低兩條線:高的是由富士康提供代工生産的“淘富成真”,如果是相對簡單的生産,就向他們推薦“淘工廠”。

  “需求關”打破同質化

  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智慧手環在整個智慧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佔有率為61.2%,智慧手錶是23.7%,智慧臂環是8%,智慧跑鞋是3.7%,智慧眼鏡是2.6%。這就意味著,大量外形相似、功能雷同的産品同時出現在市場中,“同質化的現象頗為明顯。”中國眾創聯盟理事長許炳説,“更好地滿足需求,應該是創業者優先考慮的出發點”。

  在唐沐看來,智慧硬體需要滿足用戶的“剛需”,這也是讓産品産生用戶黏性的關鍵。“如果它只是很有意思,可能開始會有一定的關注度和銷量,但不是高頻應用的産品,在消費者身邊存在的時間就不會太長,開機率也不會太高,非常容易被用戶拋棄。”實際上,在海外市場上,智慧硬體同樣面臨黏性差的尷尬局面,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在購買可穿戴産品後,6個月內就不再繼續使用。

  什麼樣的産品算是解決剛需?智慧硬體雲服務提供商機智雲公司CEO黃灼説:“目前智慧硬體領域做得比較成功的公司幾乎都是堅持做細分領域,將精力集中于一處,僅僅滿足消費者或者企業的單一需求,為其提供産品和衍生服務。”

  這樣的産品在市場有很多。有一種智慧衝奶機專門幫助“新手”父母沖泡嬰兒奶粉,但它擁有2000個與濃度相關的奶粉數據庫,可自動識別全球98%以上的主流奶粉並推薦官方配比,與此同時還能全自動記錄寶寶餵養數據。而另一款“智慧溫控器”也只解決一個問題,能使舊款空調在接上一個類似小插座的産品後就能實現手機端調控溫度、遠距離開關等功能,這款産品在35天內以1245萬元的籌款額成為京東眾籌智慧硬體冠軍。

  “智慧硬體企業要在産業鏈或價值鏈的某一個環節創造出相應的價值。每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産品在哪個領域真正創造價值。”許炳説。

  “安全關”關乎未來

  能夠設計出受用戶青睞的智慧硬體産品並成功量産,並不意味著智慧硬體企業已經成功。隨著多元化的智慧硬體越來越普遍,安全也成為業界關心的問題。

  奇虎360總裁齊向東向記者介紹,從目前來看,大量智慧硬體産品存在安全漏洞。“拿我們的實踐來看,通過GPS數據欺騙可以控制無人機,烤箱、洗衣機、豆漿機等眾多智慧家電也能被破解,想像一下,如果駭客可以遠端啟動烤箱,並且隨意設定烤箱的溫度,就極有可能引發火災,這是十分危險的。”齊向東説。

  在專家們看來,智慧硬體涉及的安全問題主要有三類:隱私安全,比如智慧手環收集的個人健康數據;支付安全,比如目前不少智慧手錶和手環具備的支付功能;此外還有人身安全,幾年前就有報道稱,駭客可以遠端控制心臟起搏器。通過智慧手環收集到的用戶的心跳數據可能被藥廠利用,醫藥廠商可以查到用戶的血壓、血糖濃度,據此推銷藥品。

  如今,物聯網的火熱程度已經點燃所有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的熱情,但安全環節的建設卻十分薄弱。“未來要建立自動化的物聯網設備安全檢測框架以及工具鏈,能夠快速檢測任意物聯網設備,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低成本解決方案。”美國中佛羅裏達大學應急安全及安全攻防實驗室助理教授金意兒告訴記者。

  智慧硬體産品如何跨過“安全關”?市場研究機構高德納諮詢公司研究副總裁拉馬莫西表示,“確保物聯網安全過程中需要滿足的相關要求將非常複雜,必須盡可能使用來自移動與雲架構的各類解決方案,並將其與工業控制、自動化與物理安全加以結合,以數據、應用程式、網路、系統以及硬體為核心元素的傳統安全保障思路將仍然適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