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事情農民辦”的創新之路
- 發佈時間:2015-10-31 08:31:4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謝鐵軍
農村稅費改革之後,隨著“兩工一車”政策的取消,加之相當一部分村級集體經濟比較薄弱,財政資金有限,如何有效治理農村田間路和侵蝕溝,就成為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緊迫課題。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把美麗鄉村建設由村莊環境整治向田間路和侵蝕溝治理拓展,激發農民自覺參與治理的積極性,走出了一條“農民事情農民辦”的創新之路。
該區現有田間路2560公里,其中絕大部分需要維修治理;現有侵蝕溝2033條,佔地17700畝,每年侵蝕土地900多畝。該區以創新機制為突破口,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帶動作用為重要切入點,以農民事情農民辦為基本要求,推動田間路和侵蝕溝治理常態化、長效化。
該區重點推出六項機制。一是獎勵機制。對農民積極性高、村級組織戰鬥力強、治理需求迫切、達到審核要求的,通過財政資金“以獎代補”,先乾先得,多幹多得,不幹不得。二是審核機制。對具有治理需求的村屯進行嚴格審核,不符合條件和要求的,堅決不予開工建設。三是補償機制。根據侵蝕溝治理涉及佔用農民土地的實際情況,合理予以補償。四是承包機制。對無人治理的公共地段侵蝕溝,一部分由村集體負責治理,一部分採取對外承包的方式,由承包人負責治理並管護,産生的經濟效益歸其所得。五是管護機制。治理後的田間路和侵蝕溝,全部落實管護責任。六是保障機制。鼓勵治理村大力發展紅樹莓産業,區財政投入扶持資金,支援每個村由集體種植紅樹莓50畝,解決田間路和侵蝕溝後續管護資金問題。通過創新機制,有效解決了遇到的各種難題,確保治理工作順利推進。
解決問題之一:如何調動農民積極性?該區採取“三學、三開、三算”的方式,注意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一是“三學”,就是學方案、學政策、學典型。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二是“三開”,就是開好村“兩委”班子會、開好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開好涉及農戶的協調會。在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上,發放徵求意見表,只有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或村民同意後才能進行治理。三是“三算”,就是組織村民算好損失賬、算好效益賬、算好生態賬,使村民積極自覺地投身到治理工作中來。
解決問題之二:黨委政府做什麼?一是在調查摸底上下功夫。開展系列調查,摸清治理底數,研究解決辦法。二是在設計思路上下功夫。三是出臺“以獎代補”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充分發揮區直部門的聯動作用,改變過去“單打獨鬥”的狀況,在增強合力上下功夫。
解決問題之三:治理資金哪來?該區堅持多措並舉,有效保障了資金需求。一是政府投入。2015年,區政府安排財政預算資金2060萬元,其中整修田間路資金860萬元,治理侵蝕溝資金1200萬元。二是鄉鎮投資。三是農民出工出車。年初以來,全區發動農民出工出車折合資金2790萬元。四是部門扶持。組織區直60多個部門與治理村“結對子”開展幫扶活動。五是企業出資。
解決問題之四:建設標準定位在哪?為把好事辦好,該區確定了“三保一好”的治理標準。“三保”:一是保建設品質,二是保工程配套,三是保群眾滿意。一好,就是綜合效益好。以目前已經完成治理的35條侵蝕溝為例,林草覆蓋率從原來的5%提高到85%,每年提高保水能力22萬噸;造林12萬株,可積蓄木材3.4萬立方米。
解決問題之五:怎樣確保治理成果長期發揮效應?一是組織農民自行搞好管護。二是積極發展溝道經濟。不僅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而且由於公共區域的溝道經濟主要由村集體受益,收入增加後使田間路和侵蝕溝的日常維護有了資金保障。三是大力發展紅樹莓産業。2015年,區財政安排資金1000萬元,作為扶持紅樹莓産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目前,全區紅樹莓種植面積發展到4000多畝。紅樹莓産業效益顯著,每畝純效益達到4000元。每個村由集體種植紅樹莓50畝,每年可增加純收入20萬元。這樣,有效解決了田間路和侵蝕溝治理後長期管護資金不足的問題,形成了長效機制。
解決問題之六:基層組織作用如何發揮?一是實行“一把手”工程。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堅持每週對所包村屯進行一次走訪,採取現場辦公的方式解決難點問題。二是層層落實責任。三是黨員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黨員幹部帶頭做思想工作,帶頭出工出車,帶頭讓地,帶頭落實管護責任。
大規模治理田間路和侵蝕溝,帶來了有目共睹的變化。民主意識增強了,財政資金用活了,路、溝有效治理了,綜合效益提升了,幹群關係改善了。今年區財政直接投入治理資金2060萬元,全年計劃整修田間路640公里,現已完成240公里;計劃治理侵蝕溝50條60000延長米,現已完成35條43440延長米。從治理侵蝕溝看,到年底完成全年指標,今年工程量是前五年的總和。
(作者係黑龍江省財政廳涉農資金整合推進組政策研究組組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