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城市建設告別“大拆大建”進入“逆生長”階段

  • 發佈時間:2015-10-30 18:04: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葉鋒)當土地資源遭遇“天花板”,“大拆大建”模式走到終點,城市建設何去何從?記者採訪了解到,上海市已進入城市“逆生長”和有機更新階段,建設用地實現“負增長”,並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倒逼城市的發展轉型。

  記者30日從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獲悉,今年全市共下達規劃建設區外低效工業用地減量化任務700公頃,目前相應的立項、拆平、復墾等工作正如期推進。而去年上海共落實減量化689公頃,預計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地塊復墾驗收。嘉定、青浦、松江等區已實現了年度建設用地的實質性負增長。

  目前,上海全市建成區面積超過市域面積的45%,已逼近規劃規模的“天花板”,上海未來新增建設用地全部規模已不到150平方公里。

  10月底,上海市郊金山廊下鎮一座面積達5.8公里的郊野公園正式亮相。昔日的零星、老舊宅基地和低效利用廠房,如今成了鄉村林蔭大道和萬畝糧田。

  “公園與其説是建出來的,不如説是‘減’出來的。”上海市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顧守柏説,在兩年內,上海還將有6座大型郊野公園陸續“建成”。7座公園一期累計面積50平方公里,涉及減量化搬遷的企業516家。

  據介紹,上海市政府頒布實施了《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明確上海實施動態、可持續的有機更新。“城市更新伴隨城市發展的全過程,現在又進入一個新階段。”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莊少勤介紹,上海的城市更新更突出政府引導、規劃引領,注重品質、公共優先,多方參與、共建共用,依法規範、動態治理。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用地性質相容轉換,鼓勵增加公共設施。

  從開發轉為運營,是上海推動城市更新的一個重要落腳點。上海發佈有關辦法規定,城市更新項目實行土地全生命週期管理,項目功能、改造方式、建設計劃、運營管理、物業持有、持有年限和節能環保等要求,都納入土地出讓合同進行管理。

  莊少勤表示,這將有利於從源頭治理土地炒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使房地産企業向城市運營商、服務商轉型,促進城市整體建設品質和城市治理水準的提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