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制救不了快遞安全
- 發佈時間:2015-10-30 01:30:5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務院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外公佈,將從國家層面推動快遞業健康有序發展。此時,恰逢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等15個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危爆物品、寄遞物流清理整頓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以及國家郵政總局決定從11月1日正式開始快遞實名登記。因此,關於是否應施行實名登記以及對快遞業的影響等再次成為輿論討論熱點。
站在維護快遞行業良性發展需要,杜絕危爆物品寄遞的角度來看,快遞實名登記確實勢在必行。因為雖然實名登記拉長了快遞收寄的單位時間,也增加了快遞企業運營成本——每個快遞員人手一台手持式的身份證資訊採集終端,而且還必須與公安機關數據庫、快遞業務管理數據庫形成回傳鏈路——但實名登記也確實能對犯罪分子起到較強震懾作用,從源頭杜絕危險品快遞的發起,這已經在部分試點地區得到印證。
然而,實名制雖好,卻不是萬能藥。自己不寄而找人代寄,使用虛假身份資訊,挑選實名登記實施不嚴格的物流公司等,都會讓實名制形同虛設,變成只對守法之人起作用的法。要想保障快遞物流安全,必須多管齊下,從實名登記制度之外多下工夫。比如快遞收寄百分之百檢視,包裹百分之百經X光掃描。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科技手段的引入。如果不吸收利用新技術加強管理,快遞物流的安全系數仍難有大幅提升。
比如考慮實名資訊數據的共用。2015年工信部已正式要求所有手機號碼必須實名登記,因此每個手機號碼嚴格對應一個身份資料,快遞收寄和送件的時候如通過手機聯繫,就相當於掌握了關鍵人的個人資料,不需要再次提供身份證。再者,繼續考慮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應用,當前電信網路、因特網、物流網交織而成的數據網路,牽涉到個人交易數據、社交數據、位置數據、健康數據等多種類型數據,若能夠有效串聯互通並加以分析,則對於偵破案件、犯罪行為預警等都將有極大的幫助。最後考慮與全國統一的個人徵信平臺互聯互通,採用與個人徵信記錄掛鉤的方式,一方面督促行為人在物流活動中自我規範,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迅速甄別高信用客戶或高嫌疑對象,以便採取更進一步措施。
因此,實名制雖是輿論焦點,但圍繞快遞業務的那些實名制之外的方面也許更值得關注和研究。比如,許多人質疑實名制的原因是擔心個人資訊洩露,這是資訊安全問題。再比如,某些網際網路企業發動網友進行快遞,就完全脫離了現有管控體系。另外,美國亞馬遜公司因為人力成本問題,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無人機送快遞了。那麼,中國快遞員工們的勞動權益如何保障,才能讓他們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呢?諸如此類問題,都比實名制本身更需下工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