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為何成骨質疏鬆“重災區”?
- 發佈時間:2015-10-30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骨質疏鬆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會遇到的現象,然而按性別來分,患骨質疏鬆的男女比例約為1:5,女性患者明顯多於男性。請關注——女性為何成骨質疏鬆“重災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骨質疏鬆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發佈的《中國骨質疏鬆白皮書》,截至2009年,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骨質疏鬆症,另有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標準,存在骨質疏鬆的風險;而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和人口壽命的延長,這一比例還將逐步增加。
同時,令人堪憂的是骨質疏鬆並未被大眾所重視。一項來自鳳凰網的“中國媽媽骨質健康狀況調查”顯示,41%的受訪者的媽媽身高比年輕時降低了3釐米以上,53.4%不知道老年人身高變矮是骨質疏鬆症的表現,同時64.4%的受訪者的媽媽沒有在日常飲食之外補鈣,更有將近7成受訪者的父母從來沒有做過骨密度檢測。
骨質疏鬆通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大多數患者在早期沒有症狀,隨著人體骨質的逐步流失而出現症狀,晚期大多數病人會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摔成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殘最常見的原因。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缺鈣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女性一生中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概率風險達40%,高於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概率風險的總和。
在我國近7000萬骨質疏鬆症患者中,女性患者佔其中的70%,人數超過5000萬。隨著年齡的增大,女性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將急劇上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女性20—35歲左右是骨量的高峰期,過了35歲後,骨質開始以每年0.5%—1%的速率流失;50歲停經後,骨質流失速率增加到每年1%—2%,而60—69歲將上升至42.7%,70—79歲更是達到了67%。因此,女性“保骨”的急迫性更甚男性。
臨床上女性患者缺鈣要比男性多,其中,中老年女性最多。因為女性懷孕哺乳時會“勻”出相當一部分鈣供寶寶發育成長,進入更年期後,又減少分泌能減緩鈣質流失的雌激素,這兩大消耗期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缺鈣,導致骨質疏鬆,引發一系列骨關節疾病。“絕經期後的女性由於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其骨量處於快速丟失階段。”為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臨虹教授建議女性群體平時多進行戶外運動,定期檢測骨密度,注重鈣製劑的補充,為自己的健康加“骨”勁。
出現骨折已是嚴重階段
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會發生一起骨質疏鬆性骨折,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在50歲後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骨折後的6個月內死亡。
骨質疏鬆症往往來得無聲無息,當出現骨折時已是嚴重階段,因此應注意抓住骨質疏鬆發生的蛛絲馬跡。其最主要的症狀是全身骨痛、無力,特別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續性疼痛;最明顯的症狀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出現身高變矮及駝背現象,往往在腰背痛後出現,並可繼續加重腰背痛;骨頭因疏鬆而變薄,變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可能會在轉身、打噴嚏、開窗、持重物等日常活動中引起骨折。如果打噴嚏、咳嗽或輕輕一碰就會骨折,説明骨質疏鬆已經非常嚴重了。由於並非所有患者都有疼痛現象,所以往往到了骨折時産生才知曉得了骨質疏鬆症。
此外,骨質疏鬆性骨折還將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2010發佈的骨質疏鬆症中國白皮書預測,隨著中國人群期望壽命的增加,特別是70歲以上人群所佔比例逐漸增大,骨質疏鬆以及骨質疏鬆性骨折將給中國衛生系統帶來愈加嚴峻的挑戰,2050年相關防治費用將增長到18000億元。
預防得當可以緩解和避免
骨質疏鬆雖然沒有辦法根治,但預防得當完全可以緩解和避免。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加強運動,多曬太陽,合理飲食。現代醫學認為運動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慢跑、散步、爬山、跳繩、登樓梯、騎自行車等能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質、提高骨密度。
研究顯示,每天進行適量的戶外運動有助於中老年女性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基於此,“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骨質疏鬆防治)”邀請運動醫學專家編排了一套適合中老年群體跟跳的健骨操,以強化髖部、脊柱等骨質疏鬆性骨折易發部位的骨骼耐受性,有效預防骨質疏鬆,降低摔倒發生骨折的風險。
近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中國記協聯合發起、輝瑞健康藥物部支援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骨質疏鬆防治)”——“骨”動中國健骨操創意大賽在京舉行決賽,來自北京、濟南、長沙、西安的15支各具特色的“大媽”戰隊參加了最終的角逐。平均參賽年齡達到了55歲,年齡最大的是78歲。據悉,為了進一步倡導大眾關注骨質疏鬆防治,項目還將繼續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相關知識和推廣健骨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