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財政資訊化建設駛上“快車道”
- 發佈時間:2015-10-29 10:00:30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幾年,北京市的財政資訊化建設駛上了“快車道”,主要是通過資訊化與財政業務的高度融合,持續提升了財政業務工作的效率和規範性,有效支援了財政管理、改革和發展;通過對現有數據、歷史數據以及其他部門的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綜合分析,努力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為涉及財政管理改革的重大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援和幫助;通過強化資訊安全意識,對資訊化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以強有力的手段確保了系統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面對很多以前未曾出現的新情況和新挑戰,北京市財政部門始終繃緊推進財政資訊化建設的責任之弦,從未停頓過深入研究探討資訊化建設“痛點”“堵點”和“盲點”的腳步。
探索財政資訊化自主可控的管理思路,持續推動財政業務系統標準化一體化,有效促進資訊化技術與財政業務快速融合
為支撐實現財政業務發展目標,我們需要思考:與之適應的資訊化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是什麼?支撐這一管理模式的體系是怎樣的?組織體制如何反過來去調整、適應?技術支撐等機制如何去保障?管理流程有哪些、需要如何設計?固化上述管理體系和流程的平臺是什麼?這些工作必鬚根據財政自身管理風格,探索構建北京市財政局自主可控的管理思路。
上述工作,可以借鑒“參照係”但可能無法去“複製”,因為每個單位的基礎條件、環境文化和領導風格都不一樣,也就是其管理體系賴以生存的“土壤”不一樣,無法“複製”其“土壤”。欲引入的任何方法與平臺,都需根據自己的管理思路,創造性地組織在財政自主可控的管理體系框架之中,進而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IT服務管理髮展之路。
北京市財政局從2011年起,著手推進金財工程應用支撐平臺建設。該平臺以財政部《財政業務基礎數據規範(2.0版)》為基礎,實現財政內部各業務系統間、財政與外部單位間、上下級財政部門間的貫通。截至2014年底,已經完成了平臺一期和二期建設,貫穿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總會計記賬等財政核心業務,實現了核心業務的一體化建設。
在完成平臺建設的同時,還將平臺推廣到了各區縣財政局,實現數據標準化處理和資訊互通共用,推進財政資訊化全面建設,進一步提高了財政管理效率,促進了財政的改革和發展。北京市財政局的財政應用支撐平臺一體化系統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實現預算編制基礎資訊的統一管理、項目的分類分級管理。二是完善預算、決算、政府採購和資産業務流程等的有效銜接,並引入市編辦、市人保局以及財政局決算、資産、非稅、工資統發等系統的數據,多方位輔助預算審核,提升預算的準確性。三是實現了三公經費從預算、執行到決算的全面銜接和相互制約機制,嚴控三公經費超權力、超範圍使用。四是在關鍵業務節點增加了實名認證和數字簽名,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對權力運作的管理。五是配合財稅改革,支援中長期預算編制,完善並實現了項目的滾動管理,為預算管理提供資訊化和智慧化支撐。
財政管理的所有指向都是提供滿足業務需求的服務。為構建真正面向服務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系,我們對資訊化績效考核做了體系設計,核心是考核“面向業務的資訊化服務”。考核的威力就是發揮“指揮棒”的作用,將資訊化管理的所有指向都聚焦于提供滿足業務需求的服務,使考核成為所有工作均指向“服務”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資訊化服務的唯一目標和指導原則是績效,或者説不創造績效的資訊化工作任務是沒有意義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考核僅是手段,不是目的,推動實現高水準且持續的績效提升才是目的。
聚各方之力推進數據中心建設,用數據説話,為決策做好參謀
以數據為中心的資訊化建設,將充分發揮已集中系統作用,推動IT能力由功能提供向數據服務轉移。同時,借助雲計算等新技術,構建以數據為中心的一體化IT架構,推動IT由簡單支撐向深度服務轉型。以數據為中心的資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超大規模的數據、快速迭代的開發方式和可視化展現。通過數據中心,可視化展現能夠實現兩個目的:支撐決策與探索創新,進而實現業務和管理的細化和優化,並適應財政業務與資訊化技術進一步融合。可以説,數據規模、迭代速度和可視化展現,是財政IT控制能力的標誌,而這其中最關鍵的能力是核心IT控制能力,最關鍵的制度保障是IT治理機制。
北京市財政資訊化經過多年建設已初具規模,數據的存儲量越來越大,數據管理也由原來的單點伺服器管理轉變為目前的海量數據管理。2013年10月,北京市財政局作為牽頭單位,協調市國稅、地稅等6家共建部門,以增強對政府宏觀決策的服務功能、促進首都財政收入可持續增長為目的,共同開展了北京財政綜合數據中心建設。
目前,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第一,打下了良好的數據分析、應用及共用的基礎,完成了企業庫(160萬戶)、收入庫(6000多萬條)、政策庫(88項政策)、標準庫(23項統計標準)等四大資源體系的建設。第二,在分析應用方面,建立健全了收支運作監控、收入預測預警、宏觀決策支援、投入效益分析為核心的應用體系,並實現數據查詢、指標監控、固定報表、綜合分析等功能。借助數據中心支援,撰寫並上報了幾十篇相關資訊和專題報告(包括總部企業、房地産企業、禁止和限制企業、六大高端功能區、高新技術企業、國資企業等重點領域和企業),使北京市財政局在收入數據分析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第三,在資訊共用方面,初步實現了相關資訊在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工商局、市統計局、市經信委與人行營管部等共建部門的橫向共用,也實現了與共建部門的區縣單位的縱向共用,並積極推動與中關村管委會、市商務委、市人保局等部門的共用工作。
可以説,北京財政綜合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轉,對拓展財政管理工作深度和廣度、促進跨部門業務及數據資訊的深度融合和為服務全市改革發展決策,均發揮了積極作用。
管理是“體”,服務是“相”,數據是“用”,這三者缺一不可。沒有數據,沒有服務,管理是不存在的。僅靠“相”與“用”來體現,也同樣行不通,因為“相”本身只是表層。所以,在整體規劃設計時,管理體制是一極,服務是另一極,數據是第三極,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緊抓資訊安全不放鬆,同步加強技術和管理手段
財政管理資訊化是以資訊網路安全體系為基礎,以數據獲取和整合為核心,以應用管理系統為介質,以服務宏觀決策為目的的系統工程。因此,按照既定程式實施財政管理,是財政科學化、規範化管理的基礎與前提。財政資訊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命脈,保障財政資訊的安全穩定是財政資訊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局始終高度重視財政資訊安全建設,把保證財政資訊安全作為財政資訊化工作的基礎。
一方面,堅持資訊安全與資訊化發展同步,不斷完善與財政資訊化快速發展相適應的資訊安全保障體系,積極開展資訊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當前已對重要財政業務系統開展了等級保護工作,通過對業務系統風險評估、安全測評等檢查手段,及時發現、及時整改,保障了財政業務系統的安全運作。為切實把安全管理作為資訊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依據資訊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結合資訊安全實際工作需求,不斷完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從數據安全、應用安全、終端安全等方面不斷細化安全管理規範和操作流程,避免出現技術防護與安全管理的空白點和交叉點。
另一方面,強化安全技術保障,以部署安全審計系統為抓手,豐富資訊安全手段。安全審計系統主要對業務系統操作行為進行審計,從應用系統/資源庫的應用日誌入手,實現對用戶操作行為(增、刪、改、查詢、登錄等)的完整記錄,解決當前日常管理無法追蹤、隱患發現困難、事件無法定位追蹤的難題,防范敏感資訊洩露、保護數據安全,滿足事前可預防、事中可控制、事後可審計的安全防護要求,提高財政局外網業務系統資訊安全預警能力和事後定位追蹤、溯源能力。
總之,通過系統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全力確保了財政數據、財政資訊的安全,保障了財政網路正常運作。
財政資訊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不斷規範完善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鋻於財政資訊化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有專業的技術人才,北京市財政局把加強資訊機構和隊伍建設,作為加快財政資訊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不斷健全資訊機構。2012年正式成立了資訊處,挑選精兵強將充實資訊隊伍,不斷組織人員培訓,加強業務學習,為資訊化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員保障。
(作者係北京市財政局局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