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準扶貧 共奔小康】小康路上的“鏗鏘腳步”

  • 發佈時間:2015-10-29 06:39:53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惠程華 通訊員高萬里

  一川兩垣、三大貧困片帶,這是平涼市崆峒區無法回避的自然現實。

  由於自然條件嚴酷,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加上山區群眾因災、因病、因學致貧問題突出,要想脫貧,談何容易。欲富不能,崆峒區的山區群眾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

  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角吹響後,崆峒區幹部群眾精神為之一振,區委區政府立下軍令狀:年底完成87個貧困村1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使貧困發生率降到8%以下,在平涼市率先實現基本脫貧。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崆峒區幹部群眾凝心聚力,腳步鏗鏘,奮力前行。

  完善基礎設施,實現精準扶貧效益最大化

  10月15日,秋日午後的一抹陽光把一片金黃涂在了關山深處的山峁溝梁。地處崆峒區南部山區的峽門回族鄉頡嶺村移民安置點上,人來人往,喜氣洋洋。漂亮的新房子蓋起來了,人們忙著整理庭院、佈置傢具,迎接美好生活的到來。

  “尤其是路通了,大夥兒致富的信心就足了。”村委會主任馬文成説,“村裏人從土窯洞、土坯房搬進了有路、有電、有水、有太陽能的小康屋,夢裏都能笑醒。”

  彎彎曲曲的山路是山區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攔路虎。為此,崆峒區提出了“挪窮窩、拔窮根、修富路、奔小康”的思路,以此為決戰貧困的突破口。在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過程中,崆峒區決定對頡嶺村77戶貧困戶進行集中搬遷,統一修建3處住宅小區,配套建設了水、電、路、太陽能等基礎設施。同時,規劃建設養殖小區4處,建成單列式牛棚60座,配套建成青貯池60座,讓貧困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實現穩定脫貧、持久脫貧。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會戰中,崆峒區針對南北二垣貧困鄉村地域相連、情況相似的實際情況,先後整合各類資金4.3億元,全力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改善工程,同時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促進整流域整片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共建共用,整體脫貧摘窮帽,實現了精準扶貧效益的最大化。

  推動産業引領,激發扶貧開發內生動力

  峽門回族鄉頡嶺村村民馬廣東,這幾天正忙著青貯飼料,他想趁著天氣好,把7頭牛今冬明春的“口糧”儲備好。(轉3版)

  (接1版)

  “以前我們居住在偏僻閉塞的大山深處,沒有什麼致富産業,只能耕種幾畝小麥、洋芋糊口。”馬廣東説,“現在我們搬出了大山,政府指導大夥兒種植地膜玉米,還為我們爭取扶貧産業貸款,給我們發展養牛産業帶來了機遇,今年我打算多養幾頭牛。”

  沒有增收産業,脫貧就是一句空話。

  崆峒區區長趙小林告訴記者,傳統的農業生産把農民群眾束縛在了黃土地上,部分貧困戶只能“等、靠、要”,長期不能脫貧。精準扶貧攻堅戰打響後,崆峒區用改革創新的思維和辦法破解精準扶貧中面臨的體制瓶頸、機制障礙和深層矛盾,充分通過政府引導、政策幫扶來激發扶貧開發的內生動力。

  崆峒區按照“垣果川菜全區牛”的産業扶貧思路,大力實施“萬千百十”規模養牛、北部垣區果産業整垣推進、設施蔬菜整川推進的“三大工程”。目前,全區已建成規模肉牛養殖小區118個,年底肉牛飼養量可達到41萬頭,果樹經濟林、設施蔬菜面積可達到17.2萬畝、1.93萬畝,種植油用牡丹4000畝,特色産業收入將佔到貧困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同時,依託崆峒山等旅遊景區,以旅遊專業村建設為帶動,大力發展新型旅遊業,帶動貧困群眾就業1萬人,實現旅遊收入2億元。

  為了解決産業扶貧投入不足的問題,崆峒區先後引進平涼華信益生等27戶企業,在11個鄉鎮24個貧困村投入資金2.9億元,參與肉牛養殖、果園和蔬菜基地建設。同時,累計流轉土地12.58萬畝,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90個、家庭農場105個,積極引導貧困戶參與興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産業經營與市場資訊的有效對接。區上還實施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已向2205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發放貸款1.1025億元,為貧困群眾發展産業提供了資金保障。

  和馬廣東一樣,崆峒區的貧困戶一手牽著致富的主導産業,一手牽著政府精準扶貧的好政策,在打好“山區群眾種好玉米養好牛,川區群眾種好果菜、發展特色旅遊”的精準扶貧翻身仗中,各顯其能。

  強化能人示範,培育多元化精準扶貧主體

  白水鎮段堡村的段維洲,1998年下海辦企業,成為村裏第一個走出去的致富能人。今年,段維洲主動回鄉創業,在段堡村投資1100萬元建成高標準蔬菜種植連棟拱棚9棟,種植各類天然綠色無公害果蔬45畝,投資645萬元建成學生營養餐配送基地和加工車間。建成康泰生態農業種植示範基地,先後安置周邊村農民群眾340人就業,其中貧困戶110余人。

  今年,段堡村貧困戶段宗統夫妻被招聘進康泰生態農業種植示範基地工作,夫妻倆月收入5000多元。段宗統在基地建設過程中盡職盡責,工作出色,基地建成後,當上了學生營養配餐中心主任。段宗統告訴記者:“如今,我們白天在家門口上班,雙休日可以在家務農,不僅收入穩定,而且到年底就可以穩定脫貧。”

  在推進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崆峒區注重發揮能人示範作用,不僅給致富能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大平臺,也進一步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向社會化扶貧方向縱深發展,“催化”貧困戶向能人看齊,實現能人帶“能人”的輻射效應。

  與此同時,在積極創新完善社會化扶貧機制,大力培育多元化精準扶貧主體的過程中,崆峒區深入推進“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雙聯”“光彩事業”等社會精準扶貧活動,吸納社會資金投入,形成了眾手共舉精準扶貧旗幟的氛圍。

  崆峒區扶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精準扶貧活動中,全區有105戶民營企業與105個貧困村主動結成幫扶對子,發揮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先後向貧困村貧困戶投入總價值544萬元的資金、物資,改善基礎條件、優化人居環境、壯大特色産業、發展社會事業,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新動力。

  崆峒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生動實踐,正在改寫著山區群眾貧困的歷史。崆峒區委書記陳鐸説,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好、整合好、運用好各方面資源和力量,針對貧困突出問題,準確用力,攻堅克難,才能率先在平涼市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