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引資魅力
- 發佈時間:2015-10-27 16:15:0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放眼國內,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大幅低於東部地區,如何深挖中西部引資潛力?放眼國際,TPP協議一旦生效,“對內高度貿易自由化、對外封閉”的閉合自貿區將開始運轉,又將給中國吸引外資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想要保持自身的引資魅力,應在哪些方面繼續作出努力?本報特邀業內權威專家,與讀者分享他們的思辨。
專家圓桌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與投資研究室副主任郝潔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副主任郝紅梅
TPP能否改變中國引資格局?
國際商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前不久達成基本協議,這是否會對中國吸引外資産生不利影響?如果有不利影響,中國應如何應對?
王軍:從版圖意義上看,TPP構建了一個跨太平洋的、新的區域生産網路;從降低關稅、投資一體化等方面來看,該協議影響重大,值得關注。就短期而言,基本協議達成不等於生效,也不等於馬上“零關稅”。同時,TPP12個成員的經濟總量佔全球總量的40%,而貿易總量佔全球總量的比例不足30%,區內貿易投資佔比更低,也就是説,實際的一體化程度和經濟相互依賴程度並不高。因此,TPP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更多體現在心理和政治博弈層面,實質的經濟衝擊較小。不過,短期內對國際投資者信心的負面影響,伴隨著中國經濟下行、美國經濟開始復蘇的大趨勢,將會變得非常微妙。
雖然短期內TPP對中國産生的影響有限,但是不能忽略長遠影響。就産業層面而言,經我們估算,中國的紡織品、食品加工、服裝、汽車出口將下降2%~3%。為此,中國應以更加主動、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來贏得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更大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以連橫來破合縱,破解TPP及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對中國的封堵、排斥和遏制。一是加快推進國內四大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全方位改革試驗,加快制度創新步伐,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二是積極尋求和發達經濟體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雙邊貿易投資自由化為突破口,繞過美國主導的多邊機制,破解美國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新佈局,緩解TPP的負面衝擊。三是積極促成以中國為主導的其他多邊、區域次區域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更具前瞻性的視野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建設。四是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進一步實施對外開放。五是積極鼓勵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擴大境外投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加入全球供應鏈,更深層次地融入全球化。
郝紅梅:TPP包括了最主要的發達經濟體以及重要的亞太地區經濟體,協議談判完成,將對世界貿易和投資規則産生深遠影響。但對於TPP,我們應從長遠和深層次考慮。TPP倡導的多數原則與中國未來進一步改革開放密切相關,未來將中國納入TPP應該是大勢所趨。現階段,中國應做好幾件大事:一是簽訂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二是主動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進程。RCEP是亞太地區與TPP旗鼓相當的自由貿易協定安排,是目前中國參與談判的最大規模的自貿區,其順利建成有利於中國加快構建以周邊為基礎、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三是加快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是雙邊和多邊合作的橋梁,其順利實施可以部分消除TPP對中國可能造成的貿易和投資分流。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做好國內相關改革。
龔曉峰:我覺得沒有太大影響。TPP的很多規則代表了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比起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TPP在勞動權益、環境保護、市場開放、反對壟斷以及資訊通暢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標準。一方面,TPP在國際貿易自由度上走得更遠;另一方面,TPP可看作是基於傳統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擴展。作為世界貨物貿易規模最大、服務貿易規模第二大的國家,中國在環保、資訊安全等領域提出更高標準,客觀上這也將起到對中國環境保護、資訊安全建設的推動作用,這也是中國建設環境友好型國家本身的要求。壞事往往能夠變成好事,開放常常可以倒逼改革。
中西部引資如何“向東看齊”?
國際商報:當前,國際國內産業分工深刻調整,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步伐不斷加快。然而,數據顯示,1~9月,中國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1%,中部地區同比增長0.3%,西部地區同比增長2.2%。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大幅低於東部地區的原因是什麼?未來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速能否追上甚至超過東部地區?
郝紅梅:由於原有投資及産業集聚效應較好、經濟發展水準較高、整體投資環境較好,目前東部地區仍是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區,外商投資中西部的份額仍然偏小,影響了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中西部有勞動力、土地成本低的優勢,但相對東部來説,其市場經濟環境和産業配套能力仍然較弱。雖然近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促進中西部地區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但採取的有關政策措施力度還不足以彌補該地區投資環境的原有缺陷。未來幾年,東中西部利用外資的總體格局尚不會有根本變化,但差距將有所縮小。
中西部地區今後的經濟增速將高於東部地區。在中國的西部開發戰略中,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都會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投資機會。因此,從長遠發展看,外商投資的區位選擇將會向中西部地區逐漸推進,但不會是“大跨越式”的。
龔曉峰:外資的流向有其自身的規律,追逐利潤是資本的天性,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在基礎設施、物流條件、人才儲備、政府管理、商業環境等方面較內陸省份更完善、更優化,産業集聚程度更高,外資流入優先選擇東部地區是必然趨勢。中西部地區在業務模組化、工作流程化、管理規範化、運作市場化、考核標準化、人才國際化等方面還有欠缺。當然,中西部地區也有其他優勢吸引外資,比如國家特殊政策扶持、勞動力成本較低、對外資的限制條件更寬鬆等,中西部地區要努力完善自身投資環境,從而吸引外資進入。
王軍:從綜合條件來看,在産業配套能力、人力資本聚集、交通便捷程度、市場密集效應、政府服務意識、整體營商環境、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中西部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中西部地區如果不提升包括上述方面在內的綜合競爭力,而僅僅依靠勞動力成本較低這一單一優勢,實際使用外資增速難以超過東部地區。
郝潔:東部地區作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的龍頭,利用外資以“提升”為核心目標,重點提高引技與引智效益,增強利用外資的溢出效應,提高外資對科技創新和産業優化升級的作用。東部地區注重吸引處於全球産業鏈高端的製造業和先進服務業,提升本區域以技術、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優勢,加快産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當前中國利用外資的增長極主要是高技術製造業與高端服務業,這正契合了東部地區的利用外資優勢,因而東部地區利用外資的增速顯著提升。
吸引外資仍需練好內功
國際商報:現階段全球經濟仍不理想,為提振本國經濟,包括印度、迪拜、義大利、南韓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積極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外資。高手林立之下,中國想要保持自身的引資魅力,應在哪些方面努力?
郝潔:一是合理構建適合中國開放水準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國內法與負面清單合理銜接為原則,梳理國內法中現存與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等不相符合的條款,將現階段無法或不應調整的不相符合的條款,納入負面清單。二是深入推進重點服務業的有序開放。深入研究金融、教育、文化及醫療行業進一步開放市場準入的步驟。以“有序”為開放原則,在中國重點服務領域現有開放水準上作出適度推進。服務業的有序開放應首先明確目前仍須禁止開放的領域,將確須保護的産業列入禁止範圍。對目前列入負面清單的行業的股權比重限制進行梳理,保留確須中方控股或中外合資的行業。三是以營造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實現投資便利化為核心改善投資軟環境。提升利用外資相關法律規章及技術標準在制定、公佈及執行過程中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服務效率,簡化外資行政審批程式。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國家公共信用資訊平臺,提高違約失信成本。
王軍:一方面,加快推進與美國開展的、目前中國最高標準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儘快將負面清單制度推廣至全國,以便讓更多的外資進入,進而倒逼資本賬戶開放,倒逼國內各項不適應開放要求的領域加快改革,激發國內經濟活力。擴大內陸沿邊開放,抓緊出臺深化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新政策;另一方面,應當視TPP及TTIP為壓力和動力,倒逼國內各項改革和開放加速推進,在市場準入、海關監管、檢驗檢疫、勞工標準、綠色環境標準、爭端解決機制、智慧財産權保護、國有企業等管理體制和政策方面作出主動改革和調整,夯實國內實體經濟,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做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
龔曉峰:中國在與印度等國吸引外資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特別是在沿海地區,中國在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經濟發展水準、制度環境等方面更有競爭力。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從四個方面加強管理:第一,應該繼續完善法治環境、商業環境、市場環境等。第二,從産業鏈佈局的角度發揮優勢,進行差別化競爭。第三,發揮好中國巨大內需市場的吸引力。第四,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培養、鍛鍊了大量的複合型人才、國際化人才、研發人才、管理人才、眾多的熟練産業工人,每年畢業約700萬大學生,中國應充分利用人才優勢,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
郝紅梅:在影響投資環境的眾多因素中,中國在很多方面依然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當然,也毋庸諱言,中國在市場競爭、法律政策、政府管理服務、生活居住環境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外商生産經營和投資水準的提高。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説,不斷完善投資環境將是長期的任務。由於各地區投資環境的基礎不同,改善投資環境所面臨的任務和重點也不一樣。東部地區投資環境建設的重點是提升綜合競爭優勢,承接國際産業轉移中製造業的高端環節和先進的現代服務業項目。從中西部的投資環境現狀看,要把重點放在“軟、硬”投資環境的同步建設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