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玉米結構調整“為養而種、為加而種”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29:51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謝岷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玉米種植面積持續快速增加,成為第一大作物,帶來糧食種植結構“一糧獨大”的局面,造成種植結構趨於單一,生産銷售時間集中,收儲加工壓力加大,全産業鏈消化不足,抗風險能力差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
當前,中央提出要改革完善玉米收儲制度,玉米價格市場化進程正在不斷加速。自治區已確定了當前玉米結構調整及“糧改飼”發展思路。具體將從以下四個重點方面推進實施:
養殖拉動,過腹轉化。結合“糧改飼”試點項目,在農區養殖聚集區和農牧交錯帶,大力發展青貯玉米種植,鼓勵養殖大戶、規模化養殖企業採取土地流轉等方式進行規模化青貯玉米種植,積極推進與種植大戶、合作社等玉米規模化種植主體的對接合作,擴大青貯玉米訂單生産。
産業帶動,加工轉化。繼續在玉米生産優勢區,重點圍繞玉米深加工企業,加大基地建設,推廣種植加工專用玉米品種,通過優質優價提高種植效益。充分發揮玉米加工企業産能,減少玉米原糧外運。
優化佈局,調整結構。進一步推進中東部和西部沿黃灌區玉米優勢區域佈局,提高優勢區域集中度和規模化種植水準,重點加大玉米功能區建設,提高玉米單産水準和産品品質。調減東北高寒區玉米種植,大力推廣糧豆輪作種植模式,發揮東北地區種植大豆的傳統優勢,促進結構調整與用地養地相結合;調減中西部旱作區玉米種植,發展雜糧雜豆;在西部河套灌區繼續大力推廣玉米套種小麥,恢復沿黃灌區小麥種植面積。
創新科技,降低成本。重點選育優質專用、高産抗逆、適宜機收的玉米新品種,選育高生物産量、高蛋白質含量、活稈成熟、適於青貯的玉米新品種。配套開展相關技術指導、培訓與示範,充分發揮高産高效創建的示範引領作用。並引導玉米種植向優勢區集中,大力推廣綠色高産高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