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韓係下滑系列一】自主倔強向上 SUV借勢性價比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以來,隨著整體車市持續下滑,以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為代表的韓係銷量下滑尤為顯著。從第二季度開始,韓係合資車就以迅猛之勢下跌。

  中國經濟網就韓係大幅下挫發佈分析文章第一篇,總結其原因之一:受自主SUV崛起的擠壓,搶佔了韓係的市場份額,導致其連續下滑。

  今年1-9月,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分別為72萬輛和40萬輛,同比下降10.8%和12.4%。現代汽車近日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同比下跌25%,這是其利潤連續下滑的第7個季度。

  

  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1-9月銷量(數據來源:選車網)

  從數據圖形上看,兩品牌在一季度內雖有波動,但經歷短暫下滑後迅速回升。而從三月之後,韓係合資連續幾個月銷量大幅度下降,並且即使9月有恢復趨勢,卻仍不及一季度水準。北京現代整體單月銷量由10萬輛以上,降至7月的5.4萬輛;東風悅達起亞8月份八款車型總體銷量僅為2.6萬輛。

  北京現代在北京一4S店銷售人員表示,“感覺年初還賣得挺好,後來不知為什麼就賣不動了。”

  韓係接連數月如此大規模地下跌,不禁讓人唏噓,韓係從此將一蹶不振,還是某些原因造成的暫時性低迷?究竟是什麼使得一向較為“平穩”的韓係車在今年突然“一落千丈”?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其中自主品牌SUV的逐步崛起和暢銷,可能是首先對韓係車造成擠壓的因素之一。

  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在本月新K5上市發佈會上剖析東風悅達起亞的“內憂外患”時指出:“今年中國自主品牌由於SUV和MPV的快速增長,總銷量首次超過了合資品牌……這樣的上壓下擠,使得東風悅達起亞今年遇到了很大困難。”

  自主品牌近年來在SUV細分市場的突出表現的確對韓係品牌帶來不小的衝擊。中國經濟網根據選車網數據計算得出,今年1-9月,自主品牌SUV銷售22.1萬輛,同比增長46.6%,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42.6%擴大到53.1%。而前九月,韓係SUV銷量28.1萬輛,比去年同期的27.8萬輛略有增長,但市場份額卻由去年同期的10.03%降至6.76%,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可見在某種程度上,自主品牌SUV搶佔了韓係相當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曾經作為北京現代SUV市場主力的ix35前九月銷量僅為73010輛,同比下降30%。東風悅達起亞主力SUV車型智跑和獅跑,更是下跌了24%和40%。今年3月上市的KX3在上市之初以單月5000多輛的成績拿到“及格”,卻在之後的幾個月一路直下至3000輛以下。

  在自主品牌SUV崛起之前,韓係SUV性價比優勢是明顯的。現代和起亞的SUV車型大多在12萬~18萬元區間,銷量水準一直以來均較為穩定。然而從2014年開始,自主品牌熱銷的哈弗H6、H2等SUV車型也紛紛進入這一價格區間,甚至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新主力——寶駿560遠低於此價格,因此韓係SUV的性價比優勢不復存在,極大地影響了銷量。在9月全國SUV銷量排行榜前十名中,自主品牌佔據半數,而韓係車型無一入圍。

  從今年4月起,包括韓係現代和起亞在內的各大合資車企紛紛以降價的方式促銷,起亞的獅跑低配車型價格已降至10萬元出頭,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銷量提升後也僅為3248輛。

  東風悅達起亞一內部人士透露,之前的“高性價比戰略”在給韓係品牌帶來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給帶來不少弊端,比如車型發展的後勁不足,極其容易被自主品牌趕超。(中國經濟網 記者王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