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區位掣肘困局 探索創新驅動發展路徑
- 發佈時間:2015-10-27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巡禮·成都
明亮舒適的歐盟項目創新中心,28個國家的産業機構代表穿梭其中。他們中有尋求成果轉移的捷克大學教授,有接洽貿易合作的義大利科技企業,甚至有法國創業團隊在此孵化科技成果。
在擺放著檯球桌、遊戲機的辦公室,平均年齡27歲的“遊戲達人”們,正關注著北美IOS遊戲排行榜:一款由他們研發的新上線遊戲已排名第3位。去年,這家企業實現銷售額5億元人民幣,且均是來自歐美等國際市場。
這不是北、上、廣等沿海城市高大上的商務區裏的場景,而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的日常一幕。
6月11日,成都高新區正式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該怎樣先行以引領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又該如何先試以輻射帶動西部轉型升級?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范毅認為,“要探索內陸地區創新驅動發展路徑”。
民間服務機構的“創業經”
“北有創業咖啡,南有創業茶館。這裡是傳統孵化器里長出來的創業空間。”成都高新區蓉創茶館負責人王明新有著自己的“創業茶經”,“在這裡,一切都是市場化、需求為導向的內迴圈提升。”
作為與成都本地文化相得益彰的創業者交流場所,蓉創茶館的“根”,正是國內首家純民營孵化器“天府新谷”。從2005年獲批至今,這裡已孵化企業450余家,畢業企業135家,轉化科技成果183項。
自1991年成立以來,成都高新區將“走出一條內陸高新區依靠自主創新為核心、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特色道路”擺在重要位置,結合自身發展特點與資源稟賦,圍繞加快自主創新,開展多方位、多模式、多路徑探索,正是一條寶貴經驗。
作為西部內陸城市,成都國際科技合作一度飽受區位掣肘。不過,成立於2009年的民營貿易、投資和技術轉移合作機構“歐盟項目創新中心”,卻成功“破題”。
這裡先後搭建起連結全球600多個合作夥伴機構,超過100萬家中小企業資源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不僅“招資引智”,為四川、重慶、陜西、雲南等10個省市提供國際技術轉移服務,還幫助1.5T超導磁共振儀、地奧心血康等自主創新産品走向歐洲市場。
如果説,過去高效便利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平臺載體,是各地高新區的一面旗幟,如今,以“低門檻、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為核心、挖掘創新創業內生動力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把長遠佈局和政務服務進行到底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成都高新區提出了“創業主體大眾化、孵化主體多元化、創業服務專業化、組織體系網路化、創業路徑資本化、建設運營市場化、創業模式多樣化”解決方案。
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蓉創廣場”眾創空間,將是未來成都高新區的“創業天府旗艦”。這裡將聚集創新型孵化器、創業苗圃以及公共技術、人才服務、智慧財産權、技術轉移、國際交流、政務服務等綜合創業服務平臺,成為西部的“創業一條街”。
范毅認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更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即通過聚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人才、金融資本等高端創新資源作用,強化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創新創業,提升創新能力,促進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最終轉變為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動力的經濟發展模式,輻射引領帶動區域創新發展。這其中,高瞻遠矚進行産業和政策佈局,輔以“小政府、大社會”為核心的政務服務,是成都高新區又一經驗。
以網際網路+産業為例,瞄準“網際網路+”發展方向,成都高新區2012年6月在全國率先發佈了《加快移動互聯網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並抓住成都獲得中國軟體名城的機遇,掀起了網際網路産業的發展高潮。
2014年,成都高新區發佈“三次創業”産業發展規劃,再次出臺《〈成都高新區加快移動網際網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將移動網際網路産業作為“先導性産業”,集中資源大力支援。目前,鐵皮人、東方聞道、極米科技等一批“網際網路+”細分領域的高成長企業迅速聚集,“網際網路+教育、+生物醫藥、+物流運輸、+旅遊”等領域,眾多業態模式創新企業不斷涌現。
在范毅看來,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建的過程就是一個提檔升級的過程,就是一個匯集創新資源、完善創新體系的過程。目前,成都高新區已經確定了構建“統籌推進、産業協同、聯動發展、互利共贏”的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體系。相關部門正在根據國內先進示範區的經驗,結合成都實際,緊鑼密鼓地編制《成都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進一步明確建設示範區具體目標和重點任務。
“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只是一個新起點。我們力爭到2020年,形成以成都高新區極核引領、支撐全域成都乃至中西部創新驅動發展,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范毅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