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媒:未來30年老齡化的發達經濟體不會步日本後塵

  • 發佈時間:2015-10-26 16:33: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韓梅】談到人口老齡化,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日本。老齡化下的日本面臨著經濟增長率降低、通貨緊縮、資本投資停滯等多方面的問題。而放眼望去,整個世界的人口結構偏向老齡化發展。那麼,世界會不會步上日本的後塵,各路社會發展指標被老齡化而“老齡化”?對此,英國《金融時報》10月26日刊載評論文章指出,未來30年,許多發達經濟體的人口將大大老齡化,但日本的故事不會重演。

  文章寫道,未來30年,許多發達經濟體的人口將大大老齡化,正如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那樣。亞洲北部國家也將如此。但日本的故事不會重演。

  這一次,人口結構變化的覆蓋面要廣得多。當年日本的老齡人口退出全球勞動力隊伍並被其他地區的勞動者取代之際,通脹下降了。但當世界大部分地區同時發生人口老齡化時,沒有幾個地區可以填補勞動力空缺。醫療是一個頗能説明問題的例子。人的年齡越大,需要的醫療服務將越多。我們需要勞動力來滿足這一需求,這會增加勞動力需求並提高實際工資——跟日本當年發生的事情恰恰相反。

  在日本,實際利率隨著人口變老而降低。在世界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實際利率卻可能升高,原因就在於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平衡。文章認為,人口結構將同時降低儲蓄和投資,但儲蓄的降幅將更大。

  對於原因,文章分析道,首先,提高工資將把資金從富人手轉机移到不太富有的人手中,在後者的收入中,消費所佔比例更高,儲蓄所佔比例相應更低。其次,勞動力短缺將迫使企業以資本取代勞動力,提升企業的投資率。第三,則是住房。老年人將不願搬出自己的房子;需要啟動一波建設浪潮,為年輕人和千禧一代提供住房。

  文章稱,自從達到人口結構拐點以來,日本在經濟方面承受了無休無止的壞消息。但未來並非完全是辛勞與麻煩。生産率將會提升——也讓實際工資與生活水準一同提高。即便增長率本身降了下來,但增長的品質因此將相當優良。

  大多數投資者把生産率提高視同為實實在在的經營投資:企業花錢買新設備,使得員工在每個工時內生産出更多産品。過去,通常只有在人們普遍看好經濟前景時,企業才會進行大舉投資。但如今不需如此。隨著勞動力變得稀缺、工資上漲,企業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將尋求增加一些實物資本以部分抵消前述增加的成本。結果將是生産率提高。

  最後文章總結認為,從很多方面來看,一個人口結構更加老齡化的世界將面目全非。世界經濟的未來將迥異於它的過去,但也將跟現在的日本大不相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