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産大飛機造零件
- 發佈時間:2015-10-26 05:53:1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胡雙錢的手骨節突出,指甲修得短短的,還微微有些發青——這是35年來長期接觸漆色、鋁屑留下的痕跡。
他是中國商飛上飛公司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在這個車間已經工作了35年,經他的手製造出來的零件被安裝在近千架飛機上。
胡雙錢自幼特別喜歡飛機,從技校畢業後,他被分配到5703廠飛機維修車間。可以近距離接觸飛機,他別提有多興奮了。實習期滿後,胡雙錢來到了數控車間鉗工組。他從不挑活,通過完成各種急件、難件,他的技術水準不斷提高。期間,他見證了中國人在民用航空領域的第一次嘗試——運10首飛,這成為他一生中的驕傲。然而,喜悅還沒散去,運10便因多種因素下馬。對此,胡雙錢內心有説不出的難過。
運10下馬後,原本聚集了一大批航空人才的上飛公司冷清下來。説起這段經歷,胡雙錢有些哽咽。當時,工廠門口停滿了前來招聘技術員工的企業專車,不少人離開了工廠。胡雙錢也收到了邀請,一傢俬營企業的老闆為他開出了3倍工資的高薪,但他拒絕了,選擇了堅守。運10下馬後,工廠只能承接一些民品,那段時間,他加工製造過電風扇、絞肉機等設備的零部件。“用造飛機的技術生産出的民品,品質特別好,深受百姓歡迎。”胡雙錢自豪地説。
當我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正式立項,胡雙錢感覺實現夢想的時候到了,他又忙了起來,常常在數控機加車間裏連軸轉。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近5米,最小的比曲別針還小,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廠裏急需一個特殊零件,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這個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頭髮絲直徑的二分之一,本來要靠細緻編程的數控車床來完成,但當時只能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台傳統銑鑽床。他用了一個多小時打出36個孔,這場“金屬雕花”結束後,零件一次性通過驗收。
胡雙錢對自己的手有信心,這來自於他常年累月的磨礪和從不鬆懈的嚴謹。讀書時,他的老師經驗豐富、作風嚴謹。“老師常説,學做人是首要的。幹活,要憑良心。”這句話對他影響很深。
2003年參與ARJ21新支線民用飛機項目後,胡雙錢的“品質弦”繃得更緊了。不管多麼簡單的加工,他都會事前認真核校圖紙,操作時小心謹慎,加工完多次檢查,“慢一點、穩一點,精一點、準一點。”
一次,胡雙錢按流程給一架在修的大型飛機擰螺絲、上保險。“我每天睡前都喜歡‘放電影’,想想今天有沒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雙錢對“上保險”感到不怎麼踏實。思前想後,次日淩晨3點,胡雙錢又騎車趕到單位。當他拆去層層外部零部件,看到保險出現時,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幹了一輩子,老胡才貸款買了個小房,全家最大的財富就是一摞摞的獎狀。他毫不保留地把最寶貴的技藝全部傳授給年輕人,在上飛公司技能大賽中,他班組裏的3位參賽選手,曾經囊括了鉗工技能比賽前三名。
“參與研製中國的大飛機,是我最大的榮耀。”胡雙錢説,“再過5年我就退休了,要抓緊時間,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