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智庫報告:中國經濟轉型為歐帶來機遇而非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0-25 15:0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小娜 梁淋淋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布魯塞爾10月24日電(記者趙小娜 梁淋淋)被視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中國經濟換軌減速,引發全球高度關注。泛歐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最新發表的報告認為,目前中國增速放緩與經濟轉型升級有關,是由出口驅動轉為消費和服務驅動的正常現象,而不是結構性、長期性的低迷。對整個歐洲而言,中國經濟轉型將會帶來積極正面影響,應將其視為發展機遇而非潛在危機。

  這一題為《中國經濟下滑:神話背後的真相》由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及中國項目負責人弗朗索瓦·戈德芒發表。他通過詳細分析中國各個領域、各個地區的不同經濟情況得出結論:最近一些因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就對其“唱衰”的論調是過度渲染。經濟數據背後的真相顯示,中國經濟正朝著一個全新的市場經濟模式轉變。

  報告指出,雖然表面看中國經濟增速明顯下降,由2010年的11.5%下滑至2015年上半年的7%,今年第三季度更是進一步放緩至6.9%,但中國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量,一個平均數字並不能反映全貌。

  就其觀察,中國北部省份等傳統老工業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東部、中部等大多數省份增速仍保持在較高水準。從産業看,中國的鋼鐵、水泥産業自今年初開始萎縮,電力産業發展勢頭減弱,煤炭消費更是大幅下滑。但這些産業的下滑反映的不是經濟災難,而是結構轉型升級的成效。

  報告説,鋼鐵、房地産等行業的增速放緩對中國整體經濟長遠發展是有益的,是對這些産業在産能過剩和環境影響等方面的調整和糾正,這些經濟領域的變化正體現了中國長效經濟改革的要求。

  報告注意到,服務業的強勢增長、新增就業崗位的不斷增加、私營領域的快速發展都彰顯了中國經濟的生機與活力。例如,服務業産值佔經濟總量的比例已經過半,而且僅今年1月至9月就增長了8.4%。更為重要的是,經濟增速放緩並沒有帶來中國就業市場困局。2014年中國新增城市就業超過1300萬人,2015年上半年達到718萬人。

  另外,中國的私營經濟近年來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增長最快、貢獻越來越大的經濟成分。目前,中國私營領域的投資正在以18.4%的增速迅猛發展。報告特別提到,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的網路零售業增長36%,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為發達和高效的物流網路。

  報告還談到,事實上外部受之前中國股市調整的影響非常有限。同時,中國的資本和貿易賬戶也都相對穩健,表明中國經濟短暫波動並沒有真正波及全球。總體看,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所受影響相對大些。

  而對歐洲等其他消費型經濟體而言,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影響更多是積極正面的,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會讓其進口受益,同時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下降也會令其民眾進一步節約消費支出。

  戈德芒在報告中總結,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增速放緩不僅不存在引發危機的風險,而且為歐洲吸引投資、發展基礎建設、擴大對華貿易提供了難得機遇。

  戈德芒認為,英國、瑞典以及歐洲東部各經濟體從中國引資實施基礎設施項目的決定非常正確。他還建議,歐盟應抓緊時間與中國商談自貿和投資協定,抓住中國經濟改革的契機,為今後雙邊經貿關係創造更大的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