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後一公里”成農村電商攔路虎

  • 發佈時間:2015-10-23 01:00: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村電商不但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也是各路資本紛紛看好的新藍海。河南農業小縣孟州,沒有沿海地區發達的工業體系,也沒有像義烏這樣的全國商品集散中心,但其開闢了一條獨特的解決農民“買難賣難”的農村電商之路。記者在調研時發現,該縣初步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站,在解決農民“買難賣難”的過程中,在農村普及了“網際網路+”。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孟州和電商進農村試點縣博愛、鄢陵進行調研時還發現,目前農村物流、農村分散經營等成為農村電商發展障礙。專家建議,應充分利用電商巨頭“下鄉”機會同它們展開闔作,利用它們在平臺、渠道、模式、大數據、經驗等方面的優勢開拓農村市場,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

  農村電商發展重塑農業産業鏈

  今年4月,河南孟州市(縣級市)與阿里巴巴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網路,利用菜鳥網路解決“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問題,將快遞直接送往村級服務站。目前,第一批24個村級服務站已經于6月18日投入運營,截至8月初,這些村級服務站運營45天后,總交易額達到378萬,傳統農區初步展現出網購爆發力。

  孟州市電商辦副主任權力説,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他們的消費需求也在增加,但縣域傳統零售業相對落後,消費者面臨“買不到”、“買到貴”、“貨不正”等問題,而隨著電商進農村、物流到村,農民們的消費潛力將被挖掘出來,電商將成為拉動農村消費的新引擎。

  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解決農民“買難”的問題,還解決“賣難”的問題。電商的發展使傳統農業産業鏈增加了電商這個新的鏈主,其對大數據的應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孟州市以羊剪絨加工為特色的桑坡村,近年來,通過産業升級由加工皮毛到生産媽媽鞋、雪地靴、汽車座套等成品,網上銷售成為其重要銷售渠道。截至2014年底,全村通過淘寶、天貓等網上交易商家達到了220多戶,網上交易額達到了2億元。

  目前,孟州市已有400多家電商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3億元。孟州還整合了生産當地特色商品的線下企業,重塑了農業産業鏈,基本形成了“公司+農戶+種植+加工+線上銷售+線下體驗”電商産業鏈。

  孟州市市長李英傑説,未來電商不僅解決農村“買難賣難”問題,還將服務於城鄉一體化,比如公共交通、教育、醫療、環衛等公共服務均等化,供水、天然氣到農村等都可以用網際網路思維和“網際網路+”的方法來解決。

  配送弱經營散成桎梏

  長期以來,農村物流落後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障礙,解決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問題成為發展農村電商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27歲的申鵬是博愛縣孝敬鎮東界溝村的剪紙藝人,他家從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做剪紙。2012年,申鵬試著在淘寶網開了自己的店舖,去年網上銷售額達到了15萬。

  但給申鵬帶來麻煩的是物流,據他介紹,現在大多數物流公司在縣裏設點,一小部分在鎮上設點,但價格差別很大,“大的訂單我都開車送到縣裏的宅急送,那裏一公斤以內是6或8元,超出的根據距離遠近每公斤加1元或2元;訂單小的、要的急的,我就送到鎮上的申通服務店,1公斤以內10元,如果是陌生客戶是15元,每超出1公斤增加5元,差別還是挺大的。”申鵬説。

  記者在河南孟州、博愛、鄢陵三縣調研時同樣發現了上述問題,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在鄉鎮上設有點,有的是專門店面,有的依託超市,他們一般不往村子裏送,因為成本太高。

  宅急送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農村太分散,而且快遞量小,送快遞下鄉的成本太高,只有農村的交易量上來了,或者將各個快遞企業發往農村的快遞整合起來即建立一個共同配送體系,成本才會降低。

  此外,農村分散經營也桎梏了農村電商的發展。《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目前農産品“賣難”有兩大原因,一是資訊不對稱,二是經營分散、小戶經營,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障礙。

  鄢陵縣是著名的花木之鄉,全縣60%的土地種植花木,有大型花木企業,也有小型企業、普通農戶和合作社。

  去年以來,在當地政府的協調、整合下,由當地最大的花木企業——鄢陵花藝綠化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以花木交易為特色的電商平臺商億網,將全縣各公司、合作社及農戶的花木産品整合到這個平臺。

  “鄢陵有著豐富的花木資源,種植成本低,經過整合後,規模效應就顯現出來了。”商億網總經理馬榛威説。

  在孟州市電商産業園,孟州特色商品館格外引人注目,這個特色館將在今年9月份入駐天貓的中國特色館板塊,線下部分由當地的第三方服務平臺來整合、配送商品。

  “一個網上出口+線下整合,將整個孟州的特色商品直接展示在消費者面前,商品之間相互拉動産生集約效應。”孟州市電商辦副主任權力説。

  借助電商巨頭“下鄉”展開闔作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成熟電商紛紛“下鄉”。專家建議,各地政府應充分把握機會,與電商巨頭展開闔作,利用它們在平臺、渠道、模式、大數據等方面先進的技術、經驗開拓農村市場,政府做好基礎設施、電商孵化、整合協調等方面的工作,撬動社會資本的廣泛參與。

  去年,阿里巴巴宣佈將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京東提出了農村電商未來發展的“3F戰略”,包括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和生鮮電商戰略。蘇寧雲商則計劃在5年內,建設1萬家蘇寧易購服務站,覆蓋全國四分之一的鄉鎮,2015年將新開1500家鄉鎮服務站。

  河南省商務廳電商辦主任吳源奇説,農村電商的發展本質上説是市場化的行為,而且技術性很強,政府一方面要同大型電商展開闔作,這樣可以少走彎路;另一方面,要大力孵化、培育本地電商,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破除農村電商發展的物流、經營分散、人才緊缺等方面的障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