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農村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蛋糕
- 發佈時間:2015-10-19 10: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今天,中國農村中的大多數地區,早已沒有了余華筆下《活著》的沉重。《鄉村愛情故事》中的嬉笑怒罵似乎更能反映農村的生活狀態。敏感的人們會發現,變化的背後,正在出現新的機會,而農村網際網路金融可能就是最值得關注的一個。”企鵝智酷研究員閆舒媛用很詩意的開場白概括了她對當下農村環境的看法。
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正逐漸成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然而,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服務時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這就給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提供了機會窗口,共同搶食在這一片新藍海。
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創新乏力
在閆舒媛眼中,農村獲得的金融服務與其在經濟中的貢獻率不成比例。“原因就是無論從風險控制還是成本收益的角度來看,在傳統金融機構的眼裏,這都不是個好做的生意。”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常青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當下發展農村金融主要有三個障礙。“第一個是資訊不對稱。傳統金融機構很難全面及時地獲取農戶資訊;第二就是交易成本高。每個農戶本來貸款額就不高,但審查程式一樣都不能少,這就加大了銀行的成本,所以很多金融機構寧願把錢借給大型農企也不願貸給散戶;最後就是不論農戶還是小微企業,他們最缺少的就是擔保抵押物,所以銀行在貸款方面往往慎之又慎。”
當被問到傳統農村金融機構比如農商行、農信社對此局面有何應對之策時,任常青表示目前還沒有太多有效舉措。“這些傳統金融機構還是相對保守且缺乏創新,再加之他們網點被固定在某一區域,所以收集大數據的能力就相對較弱。雖然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仍是金融,但對大數據的收集與運用還是很重要的。在這方面,傳統機構明顯略遜一籌。”
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後賈英姿也感同身受。“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理念不同,農商行與網際網路公司還是有一些距離的,主要區別是銀行以業務為中心開發,而網際網路以用戶為中心研發。再就是業務動力方面,實體經濟需要有場景和具體業務結合的金融服務,它的目的主要在實體經濟而不在金融,所以企業實體推出的金融服務能夠更加貼近用戶需求。這就比傳統銀行有優勢,傳統銀行需要調查各種資信還要了解業務的可靠性,也就慢了一步。”
農村網際網路金融迎來新機遇
雖然上述這些問題還沒有形成一套普遍適用的解決方案,但不置可否,農村網際網路金融已迎來機會窗口。
閆舒媛表示,農村網際網路之所以發展迅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土地確權不僅形成了有價值的抵押物,在此基礎上的土地流轉還給了規模化生産的機會。對此,北京特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法學博士胡春梅也表示,在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基礎上開展的土地流轉,使農戶可以用經營權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戶貸款缺少抵押物的困境。
另一個原因就是農業機械化在發展現代農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機械設備需求量較大。“規模化為機械化生産提供了基礎,農機分期(或者融資租賃)是相對容易標準化、風險可控的金融産品。”閆舒媛説道。
此外,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農村網際網路網民數已達到1.78億。年均增速穩定在25%到30%之間。從網民職業構成上看,除了學生之外,個體戶和農林漁牧勞動者是佔比最高的上網群體。“農村網路滲透率的提升,提供了網際網路金融産品觸達農戶的機會。”閆舒媛補充道。
因此,正是因為規模化生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戶借貸需求過於小額分散的難題;農機分期提供了農村金融的利基市場;移動上網解決了農戶觸網的問題,網際網路金融才有條件大踏步地邁向田間地頭。
不同渠道爭奪農村市場
如果説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反應並不及時,只是落在了農村金融這片藍海的沙灘上。那麼,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早已跳入海中尋找商機。
閆舒媛認為,按照不同業務邏輯可將網際網路公司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以京東為代表的具有電商基因的公司。“他們進入農村市場時,將金融作為整體戰略佈局的一個部分。”據悉,為解決農戶融資難問題,京東金融日前正式發佈了農村信貸品牌“京農貸”,這款信貸産品最大的特點是無抵押、低利息和放款快。同時,據京東農村金融負責人洪潔透露,未來,京東將從信貸、支付、理財、保險等多方面推動農村金融的發展。“這些電商的優勢就在於金融業務發生在交易閉環內,農戶的生活消費、農資購買資訊在網站上的留存就是判斷風險的依據,如果農戶通過網站銷售産品,風險會很容易衡量。但網路公司開展這項業務最大的障礙可能是‘信任背書’問題。”閆舒媛解釋道。
“第二類是農業産業鏈金融,代表就是各大型農業企業。”閆舒媛告訴記者,這些企業建立的業務體系主要有三個模組,一是向農戶提供經營養殖資訊系統,實現雲端管理;二是開拓網上農資産品商城;三是提供金融服務。農戶的經營養殖資訊都被平臺掌握,因此可以向優質客戶提供農資貸款。北京農信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這個類型的代表,其公司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我們公司成立至今一直沉澱在農村市場,現有員工大約3萬人,將近2萬人一直服務在市場一線,因此我們對農業現狀、農村環境、農戶的經營狀況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都是很了解的。也正是這些讓我們掌握了有關農村金融的大數據。”
第三個類型就是第三方P2P貸款,沐金農CEO王曾表示,為了在放貸前核定貸款的額度,業務員通常需要對收成之後的收益、種(養)殖週期進行估算。由於不同地區、不同農産品的特徵差異很大,數據積累的過程很慢,至少需要3-5年。第三方P2P平臺由於既沒有産業鏈資源可以依託,又沒有電商渠道獲取資訊用戶消費和收入的資訊,因此要獲取優質的借貸資源就要辛苦得多。
“農業機械化帶來的農機市場空間吸引了一些公司對利基市場的關注。比如宜信“農租寶”和農機分期服務平臺“農分期”。他們都採用與經銷商合作的方式開拓市場。一方面解決了對農戶背景不了解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一旦農戶違約,抵押的農機取回之後,可與經銷商合作再銷售。”閆舒媛對第四種類型這樣總結道。
針對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搶奪農村市場的局面,任常青認為這對農村市場的發展是有利的。不僅可以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還可以解決一部分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雖然上述企業放貸方式不同,但無疑對傳統農村金融機構造成了不小衝擊。其實這些金融機構也是有先天優勢的,不妨改變思路,勇於創新。”不過,任常青也強調,傳統金融機構羈絆太多,想要邁出第一步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