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轉身 打響網際網路金融逆襲戰
- 發佈時間:2015-10-22 06:34:24 來源:杭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超 見習記者 于潔婧
站上“網際網路+”的風口,網際網路金融方興未艾。一面是多種業態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層出不窮,一面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被倒逼轉型。
不得不説,網際網路金融在獲客渠道、大數據資源整合上具有明顯優勢,而傳統金融機構對金融風控能力的把控具有更豐富的經驗。“唱衰”之風盛行,也容易讓人忽略這些正常經濟體的努力與改變。這些冰凍中的“活火山”,正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爭分奪秒圈住新的用戶。它們在等待一個支點,等待自己爆發的那一天。
從戰略層面到一線業務部門,在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及網際網路金融異軍突起的雙重壓力下,銀行人可謂是“殺”出了一條新路。今明兩天,我們帶您走進杭城的各家銀行,看看金融界的“老大哥”是如何佈局網際網路金融和大數據的。
借力網際網路 傳統銀行升級發展新格局
在傳統銀行業轉型升級的關口,“網際網路+”無疑是一股春風,為銀行業的轉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直銷銀行、移動客戶端、消費金融的加速佈局,都是傳統銀行主動向網際網路金融靠攏的有力證明。
而銀行推出的各種帶有網際網路思維色彩的新興金融産品,也彰顯著網際網路和銀行的融合。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改革深化的時代背景下,佈局網際網路金融的戰略也成了中國銀行業加快轉型、贏得未來的重要選擇。
今年3月,作為銀行業的“老大哥”,工商銀行向全國正式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品牌“e-ICBC”,成為國內第一家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拉開了“大象”緩緩轉身的序幕。9月29日,工行正式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升級發展戰略e-ICBC 2.0版,宣佈構築以“三平臺、一中心”為主體,覆蓋和貫通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社交生活的網際網路金融整體架構。自此,工行構建起了較為完備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和業務運營體系,建立起包括“融e購”、“融e行”和“融e聯”在內的三大平臺,以及剛成立的網路融資中心,涵蓋支付類、融資類和投資理財類“三大産品線”。
而另一所國有大行農業銀行在去年就提出要“打造覆蓋存貸匯全業態的互聯互通的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繼而推出了集支付、融資、理財、投融資交易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網際網路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磐雲平臺。同時,作為深耕“三農”的主力軍,農業銀行積極引進網際網路技術,以金穗惠農通服務點為基礎,依靠電商平臺與縣鎮級批發商、農資企業形成雙邊合作關係,向下融入農戶日常生産生活,構建B(批發商)-B(零售商)-C(農村客戶)的農村金融生態圈,為縣域和農村地區客戶提供包括基礎金融、電子商務、投資理財等在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金融服務。
直銷銀行風生水起
看不見卻“無所不在”
今年的直銷銀行,可謂正當風口。
早在2013年9月,民生銀行便率先宣佈設立直銷銀行。今年3月份,工行推出的“融e行”則意味著大型國有銀行的直銷銀行正式入場。
身為網際網路與傳統金融的“混血兒”,直銷銀行以極快的發展速度壯大隊伍。從工行這樣的國有大行到網點鋪線先天不足的城商行,傳統銀行業正爭分奪秒佈局這個“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銀行。至此,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近30家商業銀行推出了自己的直銷銀行,其中城商行逾半數。
作為“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新型銀行運作模式,直銷銀行的存在不以營業網點和實體櫃檯為基礎,客戶通過電腦、手機就能獲取銀行産品和服務。簡單地説,在手機端下載直銷銀行APP後,只要提交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基本資訊,設置登錄密碼,就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直銷銀行虛擬賬戶,隨時隨地隨身辦理銀行業務。直銷銀行的産品具有門檻低、收益穩健、流動性強等特點,讓客戶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輕而易舉完成財富增值。
創新的金融産品,也是直銷銀行的一大賣點。包括工行、浦發在內的其他涉足直銷銀行領域的銀行,基本上都是主打“金融産品大賣場”的概念。廣發銀行旗下的有米直銷銀行就向廣大網際網路客戶提供了基金、儲蓄、黃金、保險等“標準化”和“專屬化”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金融服務需求。浦發銀行推出的“spdb+”浦銀線上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則打造了與線下無差異服務的全新“線上浦發銀行”,24小時隨時隨地完成開戶,提供多種類的金融産品服務,為方便客戶、降低成本立下汗馬功勞。
製圖 王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